苦寒行沁州山中作

凌晨陟龟岭,诘曲怯跻攀。

抚时岁聿暮,积雪蔽崇峦。

寒生危堑里,雀啼枯木间。

绵衣犹恨薄,仆从衣俱单。

路旁有民舍,柴门掩空山。

壮者散四方,老者卧草菅。

海宇多变故,徵求日未閒。

营构一何急,边尘满汉关。

壑深水不流,我泪独潺湲。

凭谁叫阊阖,早使阳春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山龟岭,面对严寒与崎岖的艰难旅程。首句“凌晨陟龟岭,诘曲怯跻攀”生动展现了登山的不易与挑战。接着,“抚时岁聿暮,积雪蔽崇峦”则点出时节已晚,大雪覆盖山峦,营造出一片肃杀之气。

“寒生危堑里,雀啼枯木间”两句,通过寒风和雀鸟的啼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荒凉。诗人接着感叹衣物的单薄,“绵衣犹恨薄,仆从衣俱单”,表达了对寒冷天气的无奈与忧虑。

“路旁有民舍,柴门掩空山”描绘了山中村落的景象,而“壮者散四方,老者卧草菅”则揭示了社会动荡,人们四处逃亡,留下老人孤独地躺在草丛中的悲惨情景。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海宇多变故,徵求日未閒”指出国家面临众多变故,赋税征调不断,人民生活困苦。接下来,“营构一何急,边尘满汉关”表达了对战争频繁、边疆不宁的忧虑。

“壑深水不流,我泪独潺湲”以自然界的静默反衬人心的哀伤,诗人独自流泪,表达对苦难的深切同情。最后,“凭谁叫阊阖,早使阳春还”寄希望于上天,祈求早日带来温暖与和平。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沈生京李生舒华宿清凉庵

我从炎海来,乃至清凉境。

阴壑草树寒,绝顶天风劲。

幽怀自兹开,老眼亦一骋。

白云生洞口,远与诸村映。

旷哉天地间,此道谁略领。

休文耽苦吟,李生习禅定。

相对寂无言,意与山俱静。

夜深清磬发,尘梦倏然醒。

形式: 古风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一)

达人屏尘垢,日日向林麓。

偃仰岩壑间,置书翻不读。

以道猎万化,机运洞伸缩。

默然坐磐石,一鸟鸣高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二)

浮化万山里,山色何青青。

更于最深处,乃结一茅亭。

溪径饶芳草,旦晚饭仙苓。

澹泊有如此,曰惟养性灵。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三)

溪声与松声,早梦寒惊破。

萝径露初晞,步向西斋坐。

云生树忽暝,泉响山疑堕。

吟成二雅诗,歌罢无人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