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忆(其二)

却火烧余此病身,更无思卢染秋尘。

打钟扫地今行者,阮哭嵇狂仆恨人。

风浪满庭闲暮日,莺花极目坐芳辰。

静中探得真消息,只觉于今万物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思想家黄宗羲的《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忆(其二)》。诗人以病弱之身,寓居静室,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洞察。首句“却火烧余此病身”,形象地写出病体的虚弱,犹如余烬般经不起生活的微火。次句“更无思卢染秋尘”,暗示了诗人超脱世俗,不被纷扰所染的心境。

第三句“打钟扫地今行者”,描绘出僧侣或隐士的生活,暗含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接着,“阮哭嵇狂仆恨人”引用典故,借阮籍和嵇康的狂放不羁,表达对自由精神的敬仰与自我遗憾。诗人身处闲暇时光,面对“风浪满庭闲暮日”,内心却并不平静,反而因极目莺花而生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两句“静中探得真消息,只觉于今万物亲”,揭示了诗人通过静心体悟,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从而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日常琐事之中,体现了黄宗羲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40)

黄宗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一字德冰,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字:太冲
  • 号:南雷
  • 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 生卒年: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

为说他年雨雪时,数番真足系追思。

长安貂帽旗亭酒,樊榭芒鞋古寺诗。

冰柱千寻逢洞口,桃花万树压湖湄。

于今垂老荒村里,布被蒙头不出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正月晦日同泽望至草庵与克归话旧

风篁窈窕樵人路,初癖丛林洞下宗。

墙角梅花五六树,窗前积雪两三峰。

弁山诸老吾亲见,画壁苍颜喜再逢。

惭愧廿年尘上老,始闻嗣法有渠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花朝宿石井(其一)

绳穿忆得去年事,惭愧高楼听落湍。

红烛犹嫌寒话短,竹鸡亦道路行难。

相看白鬓经三世,耐得青松此两山。

感慨便成孤负却,铜丸钱汁是常餐。

形式: 七言律诗

花朝宿石井(其二)

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彻夜风。

清气不容尘外虑,好诗多在月明中。

花前闻鸟声偏乱,兵后持杯泪易浓。

珍重西窗书甲子,续游何日剪灯红。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