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宿石井(其二)

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彻夜风。

清气不容尘外虑,好诗多在月明中。

花前闻鸟声偏乱,兵后持杯泪易浓。

珍重西窗书甲子,续游何日剪灯红。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黄宗羲所作的《花朝宿石井(其二)》。诗人以个人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回忆起二十年前在山间小路住宿的情景,夜晚枕上风声依旧,清冷的气息让他无法忘却世事纷扰。他强调了清静环境对于创作诗歌的重要性,认为在月光皎洁之时,灵感更容易涌现,好诗往往由此诞生。

诗中通过花前鸟鸣的描写,表达了战乱之后生活的破碎与心境的敏感,听到鸟声反而觉得杂乱,饮酒时也倍感伤怀,泪水更易滑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有一天再次与友人相聚,在西窗下共剪红烛,续写人生的篇章。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烙印。

收录诗词(40)

黄宗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一字德冰,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字:太冲
  • 号:南雷
  • 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 生卒年: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读上蔡语录上蔡家极有好砚后尽舍之一好砚亦与人慨然赋此

有宋上蔡谢先生,一砚不留磨破瓦。

要使胸中自廓然,世间何物更难舍。

而吾平生玩物心,扰扰无殊于野马。

忽然北风卷土去,不名一钱在屋下。

突兀三砚真奇物,天将史笔委之野。

一砚龙尾从西土,治乱存殁泪堪把。

一砚活眼晕九重,秋水时向明窗泻。

丁子王作合玉砚,千祀古文出亡社。

三砚纵横傍短檠,雪屋无烟亦潇洒。

昔年送女入甬东,穴壁偷儿不相假。

吾时闻之在中途,欲行不前奈两踝。

娇儿阿寿恐吾伤,乞得滑砚强吾写。

吾为阿寿勉强笑,握笔终然多牵惹。

开卷今见上蔡事,使我愧汗如盛夏。

丈夫力不能自割,偷儿真为益我者。

儿亡三载砚四年,有贼不向贫家打。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七夕梦梅花

梅花独立正愁绝,冰缠雾死卧天阙。

孤香牢落护残枝,不随飘堕四更月。

新诗句句逼空濛,嫣然一笑隔林樾。

有如高士白云表,牛矢烟消山雪合。

一生寒瘦长镵句,伸头窥天亦半缺。

谁寄山瓢落叶中,泻向梅花同傲兀。

已上六韵梦中作,瓜舍驱猪方矻矻。

床头摸衣境过清,不谓三伏犹未卒。

始知此夜梅花诗,未与炎景相唐突。

形式: 古风

王仲撝侍御过龙虎草堂(其一)

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斜日蜂喧荞麦路,断云犬吠瀑花东。

相看髯鬓都成雪,岂料乾坤尚在笼。

应是未还车马债,枉教南北遍游踪。

形式: 七言律诗

王仲撝侍御过龙虎草堂(其二)

剡湖岂是乏茅蓬,那得君来住此中。

百卷纬书真绝学,千秋国史附江东。

古松流水宵移算,红药青棂晓负笼。

方伎儒林凭位置,谁知世外有行踪。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