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月

凭阑笑语问姮娥,时缺时圆意若何。

底事生成蟾皎洁,谁人种得桂婆娑。

霓裳旧曲曾传否,玉兔灵丹肯与么。

不信冰轮高几许,清光能得遍山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问月》,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相貌的赞美和对月宫神秘的好奇。首句“凭阑笑语问姮娥”以拟人的手法,将月亮比作嫦娥,通过设问展现出诗人对月圆月缺变化的好奇和亲近。接下来的“时缺时圆意若何”进一步追问月亮的变化寓意,暗示人生无常。

“底事生成蟾皎洁”赞美月亮的明亮洁净,如同蟾蜍般洁白无瑕,而“谁人种得桂婆娑”则借桂花树的神话,想象月宫中桂树的婆娑姿态,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又提及“霓裳旧曲曾传否”,暗示月亮可能承载着古代的美好传说和文化记忆。

最后两句“玉兔灵丹肯与么”和“不信冰轮高几许,清光能得遍山河”是对月亮高度的质疑和对月光普照大地的赞叹,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神奇力量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形象,又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426)

于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字:廷益
  • 号:节庵
  •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秋风

萧萧入夜动清商,披拂园林草木黄。

快意扫除天下热,可人吹送枕边凉。

荻花枫叶愁江渚,莼菜鲈鱼忆故乡。

万里碧天云散尽,冲开征雁不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光

秋水无痕彻底清,秋山如画更分明。

雁鸿影里云连塞,砧杵声中月满城。

映日丹枫辉锦树,傲霜黄菊绽金英。

不须频上高楼望,此景由来恼客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峰

浮云散尽雨初晴,天际群峰削不成。

万朵芙蓉相掩映,九华仙掌自分明。

幽崖树色经霜古,绝顶松涛入夜惊。

日暮南楼增爽气,可能相对豁吟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波

雨足江湖水色新,碧琉璃滑净无尘。

潮回万顷铺平縠,风过千层簇细鳞。

野鹭沙鸥争出没,白蘋红蓼倩精神。

个中浩荡无穷趣,都属中流举钓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