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泛湖》由明代诗人秦旦所作,描绘了太湖之上的秋日景象与泛舟之乐,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首句“西风吹老太湖波”,以“西风”点明季节,暗示秋季的到来,太湖波面在西风的吹拂下显得苍老而深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湖上轻寒袭绮罗”一句,通过“轻寒”和“绮罗”这两个词组,细腻地描绘了湖面上轻轻的寒意如何穿透华丽的衣裳,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葭苇远连秋水阔,云山偏带夕阳多”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芦苇与秋水相连,展现出一幅辽阔的自然画卷;而云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夕阳的余晖似乎特别偏爱这片山水,赋予了它更多的色彩与温暖。
“兰舟画桨催归急,绿酒清樽奈乐何”则将视角转向了泛舟之人。兰舟轻快地划破水面,画桨声中透露出归心似箭的急切;而面对如此美景,即便是绿酒清樽也无法完全消解心中的愉悦与感慨。
最后,“人世百年空幻泡,相逢且听太湖歌”两句,诗人以哲学的视角审视人生,指出人世间的百年光阴如同梦幻泡影,转瞬即逝。在此背景下,与友人相逢,共赏太湖之美,便成为了一种难得的幸福与享受。诗人邀请友人一同聆听太湖之歌,既是对自己心境的抒发,也是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泛湖》一诗通过对太湖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