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咏牵牛

绛河牛女,是何年种玉。瓞绵秋圃。

引翠蔓、暗满疏篱,渐蓝茜斗妍,小花微吐。

倘傍乔松,定不让、凌霄高举。

奈纤条荏弱,堪人爱惜,晓凉风露。

南唐染衣故事,叹煎裙水碧,念家山破。

祇七夕、花簇针楼,认织锦天孙,是儿慈母。

结子累累,与猛剂乌黄同谱。

又何人、记取前身,泪妆媚妩。

形式:

鉴赏

这首《解连环·咏牵牛》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以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爱情传说为背景,展现了秋天田园中牵牛花的生长和寓意。词人通过描绘牵牛花的繁茂、色彩斑斓,以及它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家庭的思念。

"绛河牛女"暗指牛郎织女的故事,"瓞绵秋圃"则描绘了牵牛花在秋季田野中的蔓延。"引翠蔓、暗满疏篱,渐蓝茜斗妍,小花微吐"形象地刻画了牵牛花的美丽和生机。接下来,词人将牵牛花与乔松相提并论,赞美其虽纤细但坚韧,暗示其品格高尚。

"南唐染衣故事"引用了古代南唐女子染衣的典故,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织女的同情。"祇七夕、花簇针楼"再次强调了牵牛花与织女的关联,同时歌颂了母亲般的慈爱。"结子累累"象征着繁衍和希望,而"与猛剂乌黄同谱"则寓言牵牛花的坚韧与顽强。

最后,词人以"又何人、记取前身,泪妆媚妩"收尾,暗示牵牛花的美丽背后可能隐藏着哀愁,让人联想到牵牛花的传说和它的深情故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牵牛花为载体,融合了爱情神话、民间传说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斗婵娟.秋怀

雁来红靓牵牛紫,花间凉雨犹沁。

晚晴茉莉半开时,爱小莲丰韵。

柳外月、徘徊弄影,真珠帘底檀蛾晕。

绮思浓于酒,又恰被青禽唤醒,捎到芳讯。

书字强说平安,凤城秋夜,半衾幽梦无准。

素娥青女斗婵娟,怎奈铢衣冷,更露鹊栖枝未稳。

晶盘那得明珠定。

想夜夜瑶宫里,愁倚银屏,泪珠滴粉。

形式:

水龙吟.中秋得石甫京邸书,对月有怀,代琴夫人倚声寄之

一行玉雁横秋,替传千里婵娟意。

凭高北望,风荷露柳,万重烟水。

玉镜高圆,金鞭未整,为谁留滞。

又晚妆拜月,飘飘仙袂,人正在秋光里。

今夕茜窗无睡,数佳期、负他红桂。

神仙风度,瑶天笙鹤,是君前世。

怎不归来,素蟾并照,红鸾双倚。

待归来、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形式:

醉春风.秋思

拂拭横琴案。小雨朱弦慢。

郁金堂北暮砧寒,燕燕燕。

惜别年年,蓼花相送,梨花相见。秋色才分半。

水拍银河岸。月中谁寄锦书来,雁雁雁。

惯写人人,人今何处,碧云低黯。

形式:

虞美人.题余秋室《美人麟镜图》

愁春一柳宫颦浅。笑转秋波眼。镜菱如月绿鬟松。

粉扑玉如娇面晕霞红。红霞晕面娇如玉。

扑粉松鬟绿。月如菱镜眼波秋。

转笑浅颦宫柳一春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