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秋思

拂拭横琴案。小雨朱弦慢。

郁金堂北暮砧寒,燕燕燕。

惜别年年,蓼花相送,梨花相见。秋色才分半。

水拍银河岸。月中谁寄锦书来,雁雁雁。

惯写人人,人今何处,碧云低黯。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醉春风·秋思"为题,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词中通过描绘一系列秋天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拂拭横琴案。小雨朱弦慢",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琴声在细雨中缓缓响起,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郁金堂北暮砧寒,燕燕燕",通过"暮砧"和归巢的燕子,暗示了秋日傍晚的凄凉与离别之情。

"惜别年年,蓼花相送,梨花相见",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分别的怀念,蓼花和梨花的交替出现,象征着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也寄托了词人对亲友的深深思念。

"秋色才分半。水拍银河岸",描绘出秋夜的景象,银河倒映在水面,仿佛银河被分割,象征着词人心中的分离之痛。"月中谁寄锦书来,雁雁雁",借鸿雁传书的传统意象,表达出词人期盼远方消息的急切心情。

最后三句"惯写人人,人今何处,碧云低黯",词人感慨自己曾习惯于书写情深意重的书信,但如今那些人却不知去向,只剩下低垂的碧云,暗淡的天际,增添了词境的寂寥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调,传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题余秋室《美人麟镜图》

愁春一柳宫颦浅。笑转秋波眼。镜菱如月绿鬟松。

粉扑玉如娇面晕霞红。红霞晕面娇如玉。

扑粉松鬟绿。月如菱镜眼波秋。

转笑浅颦宫柳一春愁。

形式:

十二时.秋夜有寄

荡帘波,药烟如水,秋在疏桐庭院。

看络角银河斜转。露浥凉红微泫。

细擘龙团,重温麝炷,刻漏刚三点。

将宋玉一段秋悲,写入杏罗,分付妆楼新雁。

天上星、六张五角,苦与身宫厮羼。

会短别长,除非梦里,得见桃花面。

梦也无觅处,宵宵翠被不暖。

这绮怀、消除无计,谱入红箫低按。

北宋乐章,初唐宫怨。字字珍珠贯。

待得伊到此,亲书素绡团扇。

形式:

百字令.题梦湘太守《匡山戴笠图》

仰天一笑,踞紫霞峰顶,横吹铁笛。

万古苍厓飞雪练,垂作银虹千尺。

五老庞眉,九仙鹤驾,来与君争席。

掉头不顾,飘然苏大瓢笠。

须信太守风流,永嘉而后,重理游山屐。

我欲从君骑雪牯,甜笋淡齑同吃。

白傅寻僧,青莲送内,韵事遥相匹。

开先寺里,也应留赠诗集。

形式:

买陂塘.冒巢民《菊饮诗卷》,为先生裔孙鹤亭属题

恁风流、晚香身世,南都遗老如在。

一篱水绘秋花影,肯与青山俱卖。彭泽宰。

把薇蕨、余生别立餐英派。幽芳任采。

便以菊方兰,将诗品画,香出所南外。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弘光宣统同慨。

欲消此酒知何物,最后南唐一蟹。缘不解。

看赵璧荆弓,来去多灵怪。河山又改。

叹辽鹤归来,灵鹣不见,空读瞎牛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