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

林壑簇天半,鸟路青濛濛。

冒雨望绝顶,开翼愁飞鸿。

一峰入云去,灵怪安可穷。

缘梯追俊鹄,岈然如出笼。

不惊奇险失,忽讶桃源通。

山桥隔浓柳,雁齿参差红。

人牛卧大石,高树为之宫。

桑麻乐世外,鸡犬鸣空中。

烟霞随地足,胡为随转篷。

以骨誓青山,不隐非英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问陶在清王朝时期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诗中以“河桥”为题,实际上描绘的是对山川之美的赞叹与探索。

首句“林壑簇天半,鸟路青濛濛”,描绘了一幅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林与山谷紧密相连,形成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接着,“冒雨望绝顶,开翼愁飞鸿”,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决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一峰入云去,灵怪安可穷”,进一步展现了山峰的高耸入云,以及其中可能隐藏的神秘与奇异。诗人通过“缘梯追俊鹄,岈然如出笼”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己沿着山路攀爬,如同追逐着自由飞翔的俊鹄,最终发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仿佛从笼中释放出来一般。

“不惊奇险失,忽讶桃源通”,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险峻与美丽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艰险的不畏惧,也有对意外发现的惊喜。接下来的“山桥隔浓柳,雁齿参差红”,描绘了山间小桥与浓密柳树间的景象,色彩斑斓,富有生机。

“人牛卧大石,高树为之宫”,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桑麻乐世外,鸡犬鸣空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美好,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诗人感慨“烟霞随地足,胡为随转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

“以骨誓青山,不隐非英雄”,则是诗人对自然的誓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承诺,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豪情与担当。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思考。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五月二十七日入栈值余生日戏作二律邀亥白兄及吕湘帆和(其一)

久客频惊岁月驰,身宫磨蝎独难移。

那堪马齿加增日,刚及蚕丛试险时。

举酒翻疑三岛近,读书未恨十年迟。

从今细蜡游山屐,五岳全登不告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五月二十七日入栈值余生日戏作二律邀亥白兄及吕湘帆和(其二)

万壑千岩照眼新,崎岖难尽百年身。

亲朋一意还家早,殽核他乡入馔贫。

陟险亦能添甲子,卫生何用守庚申。

世间只有名山寿,苦论彭殇可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雨后发黄牛堡

夜雨汇众壑,溪涧吞江淮。

怒涛奔西南,绕足争喧豗。

喷沫漱奇石,宛然艳滪堆。

山腰俯危栈,白日腾风雷。

彷佛瞿塘游,孤舟落大洄。

年时饱艰险,蛟螭狼与豺。

片帆峡底出,一骑云中来。

所遇无坦途,那得心颜开。

形式: 古风

长桥至草凉驿即目

万木支危栏,参差出山腹。

闯然怪石横,覆额俨如屋。

林高谷鸟欢,草暗山魈伏。

毡笠点微红,鬓丝湿寒绿。

人生入图画,绝险亦奇福。

胸膈来清虚,何须餍粱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