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其三十)

佛声从他,认我碗鸣。粗言归第一义,自要看渠?沸。

唤作一头驴,正令生光辉。

趁手打得走无路,咭嘹舌头何处归。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昌的作品,属于颂古诗体裁,通常用于禅宗的语录和对话中。诗人以独特的禅宗视角,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来阐述佛法的深意。

"佛声从他,认我碗鸣",这两句描绘了佛音与日常生活中的器物相呼应,暗示佛法无所不在,连最平凡的事物都可能成为传达真理的媒介。

"粗言归第一义,自要看渠?沸",粗浅的语言揭示了至高无上的佛法本质,如同沸水般清澈见底,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

"唤作一头驴,正令生光辉",将佛法比喻为一头看似平凡的驴,却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教导人们即使在世俗中也能找到真谛。

"趁手打得走无路,咭嘹舌头何处归",这句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力量,能够引导人走出迷惑,让那些试图质疑或逃避的人无处可逃,同时也暗示了语言在此刻已失去了束缚,真理自在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富有禅意,表达了禅宗主张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收录诗词(66)

释道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九)

说明道白,埋尘混垢。变化有由,败露不走。

谁知暗里骨横抽,要在轰轰霹雳手。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八)

逆放顺收,将寡敌众。隐显同途,得失共用。

针针相似不外来。同行语话要分开。

自从大地火发后,古庙香炉不著灰。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七)

水到渠成,风行草偃。类之不齐,睹之难面。

谁信崖颓石裂时,黄金白银如粪泥。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六)

南阳师,肌骨好。洞山价,也难讨。沩山翁,云岩老。

重注破,成鼓倒。分明行官路,不觉入荒草。

葛藤因此到而今,业识茫茫何日了。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