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六)

南阳师,肌骨好。洞山价,也难讨。沩山翁,云岩老。

重注破,成鼓倒。分明行官路,不觉入荒草。

葛藤因此到而今,业识茫茫何日了。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二十六首。诗人以南阳师和洞山、沩山两位禅师为喻,赞美他们的修行境界高超,如同珍贵的洞山石和云岩老僧般难以轻易获得。"重注破,成鼓倒"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深入禅修,甚至到了忘我境地的程度,连行走的道路都变得模糊不清,不知不觉踏入了荒草丛中。最后两句"葛藤因此到而今,业识茫茫何日了"表达了对解脱轮回、消除业识的深深感慨,流露出对修行无尽道路的探索和对究竟涅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66)

释道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五)

仰面穿针不见天,低头拾芥不见地。

天地针芥无处安,堂堂面目眼中翳。

君不见谛当未彻在,龊人趁大彩。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四)

来机深辨,有舒有卷。移却案山,重添针线。

千年田,八百主,直下承当还莽卤。

郎当屋舍没人修,片瓦根椽谁去竖。

君不见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二)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吃棒趁出犹费力,滴水冰生知未知,抛砖引玉有人识。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一)

出头露角,指点方见。见处不留,分定针线。

下床扭住才拟议,拓开一掌佛法意。

脊背汗流唤得回,白莲花向半天开。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