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思

晓气生绿水,春条露霏霏。

林间栖鸟散,远念征人起。

幽花宿含彩,早蝶寒弄翅。

君行非晨风,讵能从门至。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的雾气萦绕在碧绿的水上,春日枝条上露珠细雨般纷纷扬扬。
林中的鸟儿从夜宿中散开,远方的人儿勾起了深切的思念。
隐秘的花朵含苞待放,色彩斑斓,早起的蝴蝶在寒风中扇动翅膀。
你的行程并非如晨风般倏忽即至,怎能期望你突然从门口出现呢?

注释

晓气:清晨的雾气。
绿水:碧绿的水。
春条:春天的树枝。
霏霏:形容雨雪密布或烟云很盛的样子,这里指露珠密集。
林间:树林之中。
栖鸟:过夜的鸟,指夜宿的鸟。
散:分散,飞离。
远念:远方的思念。
幽花:隐蔽的、不显眼的花。
宿含彩:含苞待放,蕴含着丰富的色彩。
早蝶:早起的蝴蝶。
寒弄翅:在寒冷中摆弄翅膀。
君行:你的行程。
非晨风:不是像晨风那样迅速。
讵能:怎能,哪能。
从门至:从门口到达,比喻突然出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晓气生绿水,春条露霏霏”两句,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早春江水初醒的画面,水中的绿意与空中的细雨交织,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

“林间栖鸟散,远念征人起”则是诗人的情感转向,林中鸟儿开始活跃,但诗人的心中却涌现对远方行者——可能是军旅生活的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征人”通常指的是离家在外从事军旅工作的人,他们的身影和命运往往成为诗人深切关怀的话题。

接下来的“幽花宿含彩,早蝶寒弄翅”继续展现了春日的生动景象。幽静之处的花朵尚未完全绽放,只是含苞待放,而初醒的蝴蝶在寒冷中摇曳着翅膀,似乎是在等待更适宜飞舞的时刻。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君行非晨风,讵能从门至”则是诗人直接表达了对亲人不在身边的无奈与牵挂。这里的“君行”指的是亲人的离去,而“非晨风”则是在强调亲人离开不是像早晨的微风那样轻柔自然,更多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人分隔。而“讵能从门至”则是诗人对亲人不在身边的渴望和不解,表达了即便是最温柔的春风,也无法带来亲人的消息。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既展现了作者敏锐的情感捕捉力,又传递了一种深远而复杂的人间情感。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海人谣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留别舍弟

孤贱相长育,未曾为远游。

谁不重欢爱,晨昏阙珍羞。

出门念衣单,草木当穷秋。

非疾有忧叹,实为人子尤。

世情本难合,对面隔山丘。

况复干戈地,儒夫何所投。

与尔俱长成,尚为沟壑忧。

岂非轻岁月,少小不勤修。

从今解思量,勉力谋善猷。

但得成尔身,衣食宁我求。

固合受此训,堕慢为身羞。

岁暮当归来,慎莫怀远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分司张郎中

一别京华年岁久,卷中多见岭南诗。

声名已压众人上,愁思未平双鬓知。

江郡迁移犹远地,仙官荣宠是分司。

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

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

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

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

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

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

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

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