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舍弟

孤贱相长育,未曾为远游。

谁不重欢爱,晨昏阙珍羞。

出门念衣单,草木当穷秋。

非疾有忧叹,实为人子尤。

世情本难合,对面隔山丘。

况复干戈地,儒夫何所投。

与尔俱长成,尚为沟壑忧。

岂非轻岁月,少小不勤修。

从今解思量,勉力谋善猷。

但得成尔身,衣食宁我求。

固合受此训,堕慢为身羞。

岁暮当归来,慎莫怀远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孤独卑微相互成长,从未远行离家乡。
谁能不重视欢笑爱,早晚却缺少美食享。
出门想起衣裳薄,草木枯黄逢深秋。
并非生病常叹息,实因身为子未尽孝。
世间人情本难融合,面对面犹似隔山头。
更何况战乱遍地走,书生何处寻归宿。
与你一同长大成人,仍为生计在担忧。
难道不是轻视时光,年少时不努力学习修。
从今开始多思考,努力谋求好前程。
只愿你成就自我,衣食无忧我别无所求。
理应接受这教训,懒散无为是耻辱。
年末应当回家来,切莫再想远行游。

注释

孤贱:孤独且地位卑微。
相长育:互相扶持成长。
远游:远离家乡旅行。
重欢爱:珍惜亲情和欢乐。
晨昏:早晚,指日常。
阙:缺少。
珍羞:珍贵的食物。
出门:离家外出。
衣单:衣服单薄。
草木当穷秋:形容深秋草木枯萎的景象。
非疾:不是因为疾病。
忧叹:忧虑叹息。
人子尤:作为子女的过失。
世情:人世间的情谊。
本难合:本来就难以契合。
对面隔山丘:形容距离虽近心理却遥远。
况复:更何况。
干戈地:战争频发的地方。
儒夫:书生,知识分子。
俱长成:一起长大成人。
沟壑忧:为生活基本需求而忧虑。
岂非:难道不是。
轻岁月:不珍惜时间。
少小:年幼时。
勤修:勤奋学习。
解思量:开始思考,理解。
勉力:努力。
善猷:好的计划或策略。
但得:只要能。
成尔身:使你有所成就。
衣食宁我求:我的衣食自然不愁。
固合:本来应该。
受此训:接受这样的教导。
堕慢:懒惰散漫。
岁暮:年末。
慎莫:千万不要。
怀远游:想着远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亲人离别时的情感交流,表达了一种对家庭责任和亲情的珍视。开篇“孤贱相长育”两句,说明了兄弟二人自幼一起生活,没有经历过远行的辛酸,这里的“孤贱”指的是兄弟俩没有其他依靠,只有彼此。

接着,“谁不重欢爱,晨昏阙珍羞”,表达了一种对亲情的珍惜和对朝夕相处时光的不舍。这种感情是普遍存在于人世间的,每个人都珍视与家人的每一刻相聚。

“出门念衣单”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担忧,提到兄弟俩即将分别,穿上简单的衣服踏上各自的人生旅途,这里的“草木当穷秋”,通过草木随季节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孤独。

“非疾有忧叹,实为人子尤”两句,说明了即使没有病痛,也会因为担心未来的生活而叹息。这种忧虑是出于对家庭责任的重视,特别是作为儿子的角色更应如此。

中间部分“世情本难合,对面隔山丘”表达了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困难和遥远,即使相对而立,也可能因为各种外在因素而无法真正地连接。紧接着,“况复干戈地,儒夫何所投”则进一步描绘了乱世之中寻找依靠的艰难。

“与尔俱长成,尚为沟壑忧”表达了对兄弟共同成长过程中的关切,即使已经一起长大,也仍然担心彼此的未来。末尾的几句,“岂非轻岁月,少小不勤修。但得成尔身,衣食宁我求。固合受此训,堕慢为身羞。岁暮当归来,慎莫怀远游”,则劝诫兄弟要珍惜时光,要努力修身养性,只要能够平安无事,就不必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应当谨慎行事,不要轻易作出远离家乡的决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兄弟之情、人生责任以及乱世中的困顿与挑战等主题的反思。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寄分司张郎中

一别京华年岁久,卷中多见岭南诗。

声名已压众人上,愁思未平双鬓知。

江郡迁移犹远地,仙官荣宠是分司。

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

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

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

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

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

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

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

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远曲

美人别来无处所,巫山月明湘江雨。

千回相见不分明,井底看星梦中语。

两心相对尚难知,何况万里不相疑。

形式: 古风

寄崔列中丞

火山无冷地,浊流无清源。

人生在艰世,何处避谗言。

诸侯镇九州,天子开四门。

尚有忠义士,不得申其冤。

嘉木移远植,为我当行轩。

君子居要途,易失主人恩。

我爱古人道,师君直且温。

贪泉誓不饮,邪路誓不奔。

如何非冈坂,故使车轮翻。

妓妾随他人,家事幸获存。

当时门前客,默默空冤烦。

从今遇明代,善恶亦须论。

莫以曾见疑,直道遂不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