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知向巫山逢日暮,轻袿玉佩暂淹留。
晓随云雨归何处,还是襄王梦觉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逸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怀。"知向巫山逢日暮",诗人似乎在告别黄昏时分的巫山,巫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片充满仙气的地方,这里被赋予了时间感和空间感,成为超脱尘世的象征。"轻袿玉佩暂淹留",诗人穿着华美的衣裳,佩戴着玉饰,在这个地方稍作停留,给人一种不食人間烟火,悠然自得的感觉。
"晓随云雨归何处",晨曦与云雾相伴,诗人似乎在追问自己要去往何方,这里的“何处”三字,不仅包含了空间上的迷茫,更有时间上的无常和生活上的漂泊感。"还是襄王梦觉愁",这里的“襄王”通常指的是古代楚国的襄王,这里可能是借用其名来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或是对某种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哀愁。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追寻。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的诗作,通过对巫山、云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往昔美好的回忆,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不详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新读兵书事护羌,腰间宝剑映金章。
少年百战应轻别,莫笑儒生泪数行。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
玉佩沾新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遰两年愁。
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
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