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管城脱帽即诗成,尚挟琴书困笔耕。
自可追风千里去,何妨警露九皋鸣。
心于外物无荣辱,身与虚名孰重轻。
醉里工为青白眼,定应阮籍是前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炎的作品,名为《和至卿述怀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态度。
“管城脱帽即诗成”,表明诗人在管城写下了这首诗,并且是在一种自然而然、不经意间完成的,表现出诗人的才思泉涌。此句也反映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以及他们共同创作的情景。
“尚挟琴书困笔耕”,则显示了诗人生活中的另一面:在忙碌的农耕中依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这里的“挟”字,既可理解为携带,也有隐含的不舍得放下之意。
接下来的“自可追风千里去,何妨警露九皋鸣”,诗人表达了自己愿随风而去,追寻远方的理想和情感。这里的“追风”和“警露”,都是对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中间两句“心于外物无荣辱,身与虚名孰重轻”表达了诗人对待名利的态度。他认为心灵不应受外界荣辱所左右,而身体也不应该被虚幻的名声所束缚,这反映出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最后两句“醉里工为青白眼,定应阮籍是前生”,诗人在酒醉之际,对友人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暗示两人可能是在前生的缘分中结下的深厚情谊。这里的“醉里”和“阮籍”,都增加了一种超脱现实、达观天机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生活状态以及与友人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深远的精神追求。
不详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卷舒有道在随时,隐约何须感慨为。
末路老夫甘退缩,华途吾友尚驱驰。
准绳行义当趋正,淘练文章自出奇。
举世岂无人具眼,未应终不贵和随。
不临水曲与山隈,却在天台独自开。
幽韵可居兰友上,孤标惟许竹君陪。
广寒仙子云中下,姑射神人海上来。
冰玉皎然清彻骨,南廊亦欲斸根栽。
鼓角声悲城上头,沈郎怀古一登楼。
下临平楚容回顾,北望神州定欲愁。
叫日征鸿云路冷,嘶风战马塞垣秋。
人间俯仰更兴废,江汉滔滔万古流。
西风拂面饮微酣,小摘茱萸手自簪。
极羡酒兼诗共好,正缘人与景相参。
杜门不复贪游赏,落帽无由际剧谈。
叹息登高兄弟远,目随鸿雁过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