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日小酌以自宝此身方有寿分韵得身字

一从鼙鼓沸烟尘,十士相逢八九贫。

梦境谁能为达者,醉乡犹幸属閒人。

剩留佳句传来世,谨护风寒养病身。

归去吾家有何物,岂无江水濯缁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自从战鼓声中尘土飞扬,十个士人相遇大多贫穷。
在梦的世界里,谁能理解成功者的道路,唯有醉乡还接纳闲适之人。
我只留下美好的诗句流传后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寒冷中的病躯。
回到家中,我又能带些什么?难道没有江水洗净我这染尘的头巾。

注释

鼙鼓:战鼓。
沸烟尘:战乱尘土飞扬。
十士:十个人。
相逢:相遇。
八九贫:大部分是穷人。
梦境:梦想的世界。
达者:成功者。
醉乡:醉人的世界。
閒人:闲适的人。
佳句:美好的诗句。
传来世:流传后世。
风寒:寒冷。
养病身:病弱的身体。
归去:回去。
吾家:我家。
何物:有什么。
江水:江河之水。
濯:洗涤。
缁巾:黑色的头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感慨与自我安慰。开篇“一从鼙鼓沸烟尘”,“鼙鼓”指的是战争的战鼓,“沸烟尘”则是战乱带来的混乱与尘埃,表明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紧接着“十士相逢八九贫”,说明在这样的时代里,即使是读书人也难免陷入贫困,诗人感受到同僚相遇时多是贫穷交织的境况。

梦境中谁能为达者,是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表达。接着“醉乡犹幸属閒人”,则是诗人在酒精的麻痹下寻求片刻的逃避,感到庆幸能够暂时属于那安静隐逸的人群。

“剩留佳句传来世”表明尽管身处困境,但依旧珍视并保护那些美好的文学创作,将其传承给后世。紧接着“谨护风寒养病身”,则是诗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那可能因病而虚弱的身体。

最后,“归去吾家有何物,岂无江水濯缁巾”则是在询问回到自己的家中,还有什么可贵之物。答案是“岂无江水濯缁巾”,即便是在最贫困的情况下,也还拥有那些简单而自然的东西,比如江水洗涤的手帕,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不懈追求与珍视,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尊严的努力。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又用前韵赋夜坐

酒醒招得醉魂归,深护炉熏键夕扉。

渴舌恶甜勤漱茗,癯肩耐冻懒添衣。

颇闻空暗无星出,小待更深定雪飞。

一字不圆终不寐,癖诗如我自应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次韵张御史鹏飞

休致衰年暗自惊,閒呼张丈唤殷兄。

马尘往往逢新贵,鸥梦依依忆旧盟。

洛社绘图惭九老,汉庭绵蕝付诸生。

绣衣御史烦推毂,我有蓑衣永不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又雨

霞红疑太早,果不是晴天。

市涨危侵户,村流喜入田。

昏昏邻寺鼓,滃滃晚厨烟。

明日应犹雨,宵甜一枕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万山堂呈史察使(其二)

质肃英声盖九州,名孙吾获与之游。

胸中所学万青简,堂上有亲双黑头。

买砚新添行橐重,抄书勤过野庐幽。

雕鞍长剑纷纷是,人物如斯岂易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