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霞红疑太早,果不是晴天。
市涨危侵户,村流喜入田。
昏昏邻寺鼓,滃滃晚厨烟。
明日应犹雨,宵甜一枕眠。
此诗描绘了一幅细雨绵绵的乡村景象。开篇“霞红疑太早,果不是晴天”写出了微妙的色彩变化和对天气的观察,透露出诗人对于雨后可能清朗天气的期待,但现实却是连绵的细雨。
接下来的“市涨危侵户,村流喜入田”则描绘了雨水对城市与乡村不同影响的情景。市镇因雨而洪水泛滥,居民房屋受到威胁;而在农村,雨水却是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土地,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季节带来了希望。
“昏昏邻寺鼓,滃滃晚厨烟”则转向了夜幕低垂时分,邻近寺庙里的钟声和家中的厨房里飘出的炊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平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明日应犹雨,宵甜一枕眠”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天气的预感,以及在连绵细雨中获得的一种安然入睡的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细雨及周遭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与情感的深刻体验。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质肃英声盖九州,名孙吾获与之游。
胸中所学万青简,堂上有亲双黑头。
买砚新添行橐重,抄书勤过野庐幽。
雕鞍长剑纷纷是,人物如斯岂易求。
追怀往者数贤侯,得得经营续续脩。
依旧夜栏低北斗,几番春絮委东流。
同游尽道山能好,半醉谁知我独愁。
乃后吾徒身亦死,题诗更有昔人不。
三十年为世,吾今迫六旬。
儿时前辈尽,乱后善人贫。
未测前途闇,空追往迹陈。
所亲化埃土,犹入梦魂频。
巢燕春泥久已融,虞弦节近鼓薰风。
枝枝烂熟樱桃紫,朵朵争妍芍药红。
冠豸霁威贤御史,雕虫得隽老诗翁。
十分蚕麦今年稔,我辈何妨酒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