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宿天堂寺

西风吹梦宿僧堂,谁遣黄金布地装。

万叶宝灯秋弄影,九重珠塔夜浮光。

天连象阙星辰湿,云护龙宫雨露凉。

门外三车何必问,大千身色两俱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七夕宿天堂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秋夜景象。首句“西风吹梦宿僧堂”以西风送来的梦境引出诗人身处僧堂之中,暗示了清寂的修行环境。第二句“谁遣黄金布地装”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黄金,形象地描绘了秋夜月光洒满大地的华美景象。

接下来,“万叶宝灯秋弄影”进一步描绘了秋夜中树叶在月光下摇曳生姿,如同万盏宝灯闪烁,光影婆娑。而“九重珠塔夜浮光”则写出了高耸的佛塔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圣的氛围。

“天连象阙星辰湿”描绘了天空与宫殿相连,星辰仿佛浸润在露水中,显得湿润而璀璨。最后一句“云护龙宫雨露凉”则以云彩守护着龙宫般的寺庙,雨露带来的清凉更显出夜晚的宁静和清凉。

结尾“门外三车何必问,大千身色两俱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超脱,不问世俗之事,沉浸在禅定中的忘我境界。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之夜在天堂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收录诗词(362)

刘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丹青阁

桥南杨柳乱成行,出郭寻僧到上方。

城拱烟霞开锦绣,山围松竹奏笙簧。

半帘晚翠涵溪阁,一枕秋云护石床。

安得远公同净业,白莲池上挹天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武夷隐者余复婴

习隐名山四十年,羊裘鹤?鹿皮冠。

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

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秪自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丁夘立春简蔡宗文昆季

玉琯吹葭已应灰,字题春帖手斜裁。

震司木德三阳泰,律协条风一气回。

鸾辂忆陪趋御苑,燕钗曾赐出宫醅。

文园多病归田早,鬓影东风看野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徐指挥

报国功成鬓已苍,承恩分节下南荒。

剑磨鲸海遗腥血,马渡龙沙带战疮。

颁宴晓沾仙掌露,赐衣春带御炉香。

信陵门下今谁在,万里云霄一羽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