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思考。首句“东山丝竹思安石”,借用了东晋名士谢安在东山隐居时的雅兴,以“丝竹”象征高雅的艺术生活,表达了对谢安文治武功的怀念。接着,“金谷风流忆季伦”,提到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以“风流”形容石崇的奢华生活和文人雅集,表达了对石崇生活的追忆。
后两句“若使二公生并世,鹭江鼎峙有三人”,则是一种假设性的表达,如果谢安和石崇生活在同一时代,那么在鹭江(可能指厦门的江)两岸,文人雅士将会有三位杰出代表,暗示了诗人希望当代能涌现出更多像谢安、石崇这样的杰出人物,表达了对人才辈出的期待和对文化繁荣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生活与理想中的当代景象,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未来文化的期许,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