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其十六)

人若无心称道情,觑见无明道已明。

人能弘道道能显,道在人中人自宁。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禅宗思想。诗人通过“人若无心称道情”这一句,提出了一种超脱世俗情感,追求内心平静的观点。接着,“觑见无明道已明”则表达了在洞察到内心的无知(无明)之后,真理(道)自然显现的领悟。

“人能弘道道能显”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揭示真理的重要性,即通过人的努力和理解,真理得以展现。最后,“道在人中人自宁”总结了主旨,指出真理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带来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探讨了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真理的发现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自我觉醒达到心灵平和的过程。它鼓励读者深入内心,寻找内在的智慧与真理,以此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94)

居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并序(其十七)

何事朝愁与暮愁,少年不学老还羞。

骊珠不是骊龙惜,自是时人不解求。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并序(其十八)

了得心源处处安,何须终日对林峦。

玉向火中烧转润,莲华在水叶长干。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偈颂并序(其十九)

扫地煎茶及针把,更无馀事可留心。

山门有路人皆到,我户无门那畔寻?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偈颂并序(其二十)

或居城郭或居山,得道无心在处閒。

实似小儿归父母,身衣随分补遮寒。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