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

夫子说天地,若与灵龟言。

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

旁通忽已远,神感寂不喧。

一悟祛万结,夕怀倾朝烦。

旅辀无停波,别马嘶去辕。

殷勤荒草士,会有知己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先生谈论天地,就像对灵龟诉说。
深沉的话语无人知晓,却深深打动我心。
秋月洒下皎洁,凉风吹过清澈的源头。
思绪忽然飘向远方,心灵感应静谧无声。
一旦领悟,万千纠结尽消,夜晚的心情也轻松许多。
旅途中的车轮不停歇,离别的马儿嘶鸣着离开车辕。
深情地对待荒野之人,期待能遇到知音共论

注释

夫子:先生。
灵龟:智慧的象征。
幽幽:深沉。
敦:打动。
秋月:明亮的月亮。
韵:吹拂。
旁通:思绪飘忽。
神感:心灵感应。
祛:消除。
夕怀:夜晚的心情。
旅辀:旅途中的车。
别马:离别的马。
荒草士:荒野之人。
知己论:知音的交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之情的抒发。

"夫子说天地,若与灵龟言。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如同古代圣贤与神灵交流一般,而这种理解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领悟。

"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旁通忽已远,神感寂不喧。"

这四句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美丽画面:明亮的秋月洒满了夜空,凉爽的秋风带着水流的声音,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旁通忽已远"可能是指诗人在自然中漫步,感受到一种超越物我之隔的境界,而这种感觉又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一悟祛万结,夕怀倾朝烦。旅辀无停波,别马嘶去辕。"

这四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情感。一旦有所悟解,内心的种种困惑和烦恼都烟消云散。然而这种理解又是建立在与朋友告别的痛苦之上,"旅辀无停波"形容的是不断的旅途生活,而"别马嘶去辕"则是对即将离别时刻的心情写照。

"殷勤荒草士,会有知己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殷切的思念和期望,即使在荒凉的野地中,也期待能够遇到知心的友人,以便共同探讨生命和宇宙的奥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交流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赠崔纯亮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

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君心与我怀,离别俱回遑。

譬如浸蘖泉,流苦已日长。

忍泣目易衰,忍忧形易伤。

项籍岂不壮,贾生岂不良。

当其失意时,涕泗各沾裳。

古人劝加餐,此餐难自强。

一饭九祝噎,一嗟十断肠。

况是儿女怨,怨气凌彼苍。

彼苍若有知,白日下清霜。

今朝始惊叹,碧落空茫茫。

形式: 古风

赠李观

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

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

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

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

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

文含元气柔,鼓动万物轻。

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

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

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鲜明。

萍蘋一浪草,菰蒲片池荣。

曾是康乐咏,如今搴其英。

顾惟菲薄质,亦愿将此并。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赠转运陆中丞

掌运职既大,摧邪名更雄。

鹏飞簸曲云,鹗怒生直风。

投彼霜雪令,剪除荆棘丛。

楚仓倾向西,吴米发自东。

帆影咽河口,车声聋关中。

尧知才策高,人喜道路通。

皆经内史力,继得酂侯功。

莱子真为少,相如未免穷。

衣花野菡萏,书叶山梧桐。

不是宗匠心,谁怜久栖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