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崆峒山翠似金华,坐使初平不忆家。
香染紫泥随綵凤,花簪白发丽乌纱。
平川对酒松风薄,贡水看云鸟道赊。
痛饮读骚空有约,长歌伐木兴无涯。
这首诗描绘了黄仲弘捧诏至平川后返回赣地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诸友的怀念之情。首联“崆峒山翠似金华,坐使初平不忆家”以崆峒山的翠绿比作金华,暗示黄仲弘在公务繁忙中忘却了家乡,展现了其为国尽忠的高尚情操。颔联“香染紫泥随彩凤,花簪白发丽乌纱”运用了香、紫泥、彩凤、花、白发、乌纱等意象,生动描绘了黄仲弘捧诏时的庄重与威严,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洁与优雅。
颈联“平川对酒松风薄,贡水看云鸟道赊”则转换场景,描述了黄仲弘在平川饮酒,微风吹过松林,贡水边观云望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尾联“痛饮读骚空有约,长歌伐木兴无涯”表达了黄仲弘虽有与友人相聚之约,但因公务繁忙而难以实现,只能通过饮酒、读《离骚》、长歌抒发心中的遗憾与无奈,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黄仲弘作为官员的职责与担当,以及在公务之余对自由与友情的渴望,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不详
欲采仙人石上蒲,常思云外借双凫。
童男已逐楼船远,使者犹烦海道纡。
花下金丹煎白石,海中瓜枣献清都。
时时飞佩商岩去,笑杀园公定汉储。
韶府才猷属两贤,爱予枉骑数相牵。
江山怅望一千里,金石交游五六年。
载酒问奇官舍冷,看花赏胜舜峰妍。
东还却有南飞雁,遥寄新诗武水边。
一鹤传书海上回,氅衣正对雪花开。
燕云赋罢空前席,粤水归吟但废台。
遗像有神看画史,诸孙传业待春魁。
考亭云谷高风在,长有书香付后来。
十年再见东海公,夫妻宾敬茅庐中。
不计有无心淡泊,难忘故旧日从容。
阳春白雪何求和,漆发红颜似返童。
鼎煮蒙山云细细,杯倾桑落绿溶溶。
市朝虽近尘还远,弦诵常闻道罕同。
重话桃源真隔世,独行客路况严冬。
一川雪景惟飞雨,三日江船尚阻风。
第觉久淹成愧负,宁知相厚转情浓。
故人谷口归耕处,安得扶藜访有熊。
烦君问讯须珍重,早晚徵车起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