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犹记一麾出,敢论三顾频。
馀生过飞鸟,幻事捏空巾。
学道无疑怖,忧时有主臣。
买舟苕霅去,我亦号玄真。
这首诗是宋代韩驹所作的《再次韵兼简李道夫(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李道夫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于道学的坚定追求和对于国家时局的忧虑。
首句“犹记一麾出,敢论三顾频”描绘了诗人对李道夫的尊敬,仿佛在回忆李道夫出仕时的情景,不敢轻易质疑他的多次被重用。接着,“馀生过飞鸟,幻事捏空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一生比作飞鸟掠过,虚幻之事如同捏空巾,暗示人生的短暂与虚无,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淡然态度。
“学道无疑怖,忧时有主臣”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志向与情怀。他不畏惧学习道学,即使在忧国忧民之时,也自认为是国家的支柱与忠臣。这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最后,“买舟苕霅去,我亦号玄真”表明诗人决定离开尘世,乘船前往苕霅(地名),以隐居生活为归宿,自称“玄真”,进一步展现了他对道学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学精神的执着追求。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白头逢世难,无地可推愁。
晓日瞻天阙,春风忆御沟。
他年余老蜀,万户子封留。
尚记临川郡,溪山烂漫游。
下蜀追随日,欢言一散愁。
篮舆转陂路,小楫渡潮沟。
万里家何在,三年淹此留。
犹欣迟暮眼,见子并英游。
邂逅邗沟记昔年,知君跋马自湘川。
欲持斗酒洗泥滓,未办青铜三百钱。
卜筑相依约暮年,向来深驻汨罗川。
叩门忽送铜山句,知是赋诗人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