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夜茫茫,春寂寂。寒烟叫裂空山石。

吸尽东风,化作垂红滴。漏将阑,情转极。

月明绕树声声急。无数闲花,尽染啼痕湿。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开篇“夜茫茫,春寂寂”两句,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夜晚的寂静与春天特有的生机勃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画面。

“寒烟叫裂空山石”一句中,“寒烟”可能指的是春夜里弥漫的薄雾,而“叫裂空山石”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穿过山谷时发出的声音,这种比喻手法增添了一份野趣和生动感。

紧接着,“吸尽东风,化作垂红滴”两句,诗人用“吸尽东风”来形容植物吸收了春风的滋润,而“化作垂红滴”则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隐含着生命力与生长的象征。

“漏将阑,情转极”一句中,“漏将阑”意味着夜已深,时间在悄然流逝,而“情转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到达了一种高潮,可能是对春天美好的珍惜,也可能是对某种离别或失落的无奈。

“月明绕树声声急”一句,则将夜晚的宁静与月光下树叶间的轻微响动结合起来,这种描述增强了整首诗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最后,“无数闲花,尽染啼痕湿”两句,用“无数闲花”来描绘春天繁盛的景象,而“尽染啼痕湿”则可能指的是花瓣因露水而变得湿润,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这些花朵的细腻观察和深情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生长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独到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其六)

思晴好,路滑少人行。

早信雨能留得住,尽教尽日自舟横。直等到清明。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柳梢青(其二)乙巳二月西兴赠别

十载江湖,行歌沽酒,不到京华。

底事翩然,长亭烟草,衰鬓风沙。凭高目断天涯。

细雨外、楼台万家。只恐明朝,一时不见,人共梅花。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祝英台近.寒食词

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

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

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

试思忆。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

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

却又在、他乡寒食。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沁园春(其五)和刘仲简九日韵

九日黄花,渊明之后,谁当汝俦。

记龙山昨夜,寒泉九井,帽轻似叶,须戟如虬。

庚扇西风,孔林落照,银海横波十二楼。

闲笑道,那华亭上蔡,再见何由。人生似我何求。

算惟有高人高处游。

笑如今别驾,前时方外,尘埃半百,岁月如流。

如此连墙,今年不见,一首犹胜万户侯。

偷闲好,便明朝有约,莫莫休休。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