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过往友谊的追忆。
首句“虎观才俱屈”以“虎观”比喻朋友的才华横溢,暗示朋友在学术或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接下来的“鸡林望转高”,通过“鸡林”这一地名,隐喻朋友的名声和地位日益提升,形象生动。
“千言无彩笔,片诺有绨袍”两句,前一句表达了对朋友文采的赞美,后一句则通过“绨袍”的典故,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承诺的重要性。这里“绨袍”指的是古代贵族赠予朋友的厚礼,象征着深厚的友谊和忠诚。
“梦隔蓬丘树,吟残阆苑桃”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仿佛梦境般遥远,但又如同仙境中的桃树一般,永远在心中绽放。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最后,“何年携手遂,相对咏离骚”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再次相聚的渴望,希望未来能像屈原那样,与朋友共同吟诵《离骚》,共享诗歌的喜悦和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才华、名声、友情以及未来的憧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含蓄而深情,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