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陪葛刺史胡少府吕尹汪三山人饮曹公东湖水亭(其二)

支枕茅檐下,秋风正到时。

菊花开较晚,鸿雁故来迟。

栖托终何事,行歌且杖藜。

百年非有道,心迹岂无疑。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夏日傍晚,在葛刺史、胡少府、吕尹和汪三山人的陪伴下,于曹公东湖水亭饮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夏日的清凉与宁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支枕茅檐下,秋风正到时”描绘了诗人悠闲地躺在茅屋檐下的情景,秋风轻轻吹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接下来,“菊花开较晚,鸿雁故来迟”两句,通过菊花的晚开和鸿雁的迟到,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自然现象融入诗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栖托终何事,行歌且杖藜”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意义的思考,他以行走歌唱和拄着藜杖的形象,展现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最后,“百年非有道,心迹岂无疑”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疑惑与探索,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哲理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49)

宋登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雨晴小园夕坐

老去虽耽酒,秋来不废诗。

畦蔬新雨后,茅屋晚晴时。

谑浪还齐语,蛮歌爱楚儿。

明朝多酿黍,好待菊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遣怀

鹤发还齐瑟,鹑衣向楚人。

年丰儿女瘦,家远弟兄亲。

懒拙能堪事,逢迎岂性真。

惟将诗送老,更爱酒长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连日淹雨闭门伏枕新晴后适有诸贵过子茅茨沽酒以慰岑寂

久雨秪宜睡,朝来还闭门。

薄云笼屋角,旭日照篱根。

倚杖行犹懒,堆书坐欲翻。

不知秋草碧,绵藐待王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赠焦秀才

富贵宜年少,何为长苦辛。

鲁生原好礼,郢客岂终贫。

琢玉功须就,凌云气益伸。

明年书再上,应有下机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