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王园西畔接文溪,种竹临溪个个齐。
剩有山阴三月趣,彩毫丽句吐红霓。
这首诗描绘了王氏水竹居的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与溪流的和谐之美。首句“王园西畔接文溪”,点明了地点,王氏的园林与文溪相连,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意境。接着,“种竹临溪个个齐”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竹子排列整齐,紧邻溪流生长的景象,既表现了竹子的挺拔与秩序感,也暗示了主人对环境布置的精心与讲究。
“剩有山阴三月趣,彩毫丽句吐红霓。”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山阴三月,春意盎然,竹林间似乎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人巧妙地将“彩毫丽句”与“红霓”联系起来,不仅赞美了竹林中的诗句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更寓意了诗人的才情与作品如同春日之光,照亮了这片竹林,增添了无限的诗意与美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王氏水竹居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审美情趣。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国初耆俊满西昌,文采风流重二王。
我忆为童随杖舄,筼筜谷里听琳琅。
最忆琼台太守贤,早从林馆究微言。
寻源曾溯羲文上,细论先天与后天。
临澴千岁散枝繁,又到虹溪几叶孙。
溪上森森皆玉立,只应诗句咏淇园。
少日林泉共隐沦,披衣扫石荫晴云。
前年重过嬉游地,亲见诗人咏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