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其三)

塔影浮溪上,钟声出树间。

空庭双鸟下,落日一僧还。

泉响千山雪,岚飞两岸山。

何须到昏黑,绝顶已穷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山寺周围宁静而幽深的自然景色,以及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妙景象。

首联“塔影浮溪上,钟声出树间”,以塔影与溪水的倒映开始,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随后钟声从树间传来,增添了寺院的庄严感。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颔联“空庭双鸟下,落日一僧还”,进一步描绘了寺院内外的动态与静态之美。空旷的庭院中,两只鸟儿缓缓降落,象征着生命的回归与宁静;夕阳西下时,一位僧人归返,寓意着心灵的归宿与解脱。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颈联“泉响千山雪,岚飞两岸山”,将视线转向山间,泉水潺潺,仿佛是千山之雪的回响,而山岚在两岸山间飘飞,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禅宗中“心外无物”的哲理。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交织,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与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尾联“何须到昏黑,绝顶已穷攀”,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真理与美好事物的渴望,并暗示了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光明与希望。这不仅是对登山过程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鼓励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高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49)

顾应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黄小峰(其一)

苍弁峰头屐,清苕溪上槎。

馀生只山水,吾性本烟霞。

适意风前枕,惊心梦里笳。

閒门无客到,绿草任教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答黄小峰(其二)

避客常悬榻,耽诗不到家。

锄云时种药,分月夜煎茶。

踪迹寰中梗,勋名镜里华。

棋枰与书卷,乐事岂须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净慈寺次金近山内翰韵

南屏幽胜处,秋日此跻攀。

路转桥通寺,峰回塔映山。

绕堤松柏古,悬磴薜萝閒。

怅望平湖渺,长空一鸟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答李半溪夜宿壶宫

炎歊秋未退,十日不应门。

忽枉中阿驾,来过下若村。

薇花丛映户,荷叶乱翻盆。

聊把棋枰对,幽怀得细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