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副送性之诗有老子只堪持蟹螯之句因寄之

秋来残暑犹顽赖,推挤不去吁可怪。

哦君妙语齿颊清,冰壶照人吐精彩。

绝知此公风味高,想见尊前持蟹螯。

说禅不用朱藤杖,看月却披宫锦袍。

大藩衣冠蔚城市,君所过从天下士。

忘怀一笑饯年华,醉里千篇是生计。

相知何必盖须倾,此语荒唐却甚真。

人生怀抱要磊落,他年相逢是故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名为《吴子副送性之诗有老子只堪持蟹螯之句因寄之》。诗中描绘了秋日余热未消的情景,以“推挤不去”形象地表达了暑气难耐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赞美友人的妙语,比喻其如冰壶般清澈,吐露出精妙的才情。

诗中提到的“此公风味高”,是对友人品格与风度的高度评价,想象在宴席上,友人手持蟹螯,享受美食,却无意于世俗的禅理探讨,而是更倾向于欣赏月色,穿着华丽的宫锦袍,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致生活态度。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友人在大藩之地,与众多杰出人士交往的情景,强调了友情无需刻意追求深厚,因为真正的友谊在于心灵的相通和理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即使多年后再次相遇,也能认出彼此为老友,共同分享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行为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真谛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诗风的特点。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高氏钓鱼台

当时吕望要周室,渭水垂纶恣遗佚。

后来严陵傲汉家,七里滩头钓月华。

二贤一旦辞隐沦,当年平步升青云。

至今踪迹耀经史,千载何人能继此。

宜阳高人真贤族,构亭仍以钓鱼目。

时人尽咏钓鱼诗,独我来歌钓鱼曲。

君不见吴山青,湘水绿,唯爱夏弦春诵声相续。

以轲雄百氏为丝纶,以周孔六经为饵属。

遇时伸,不时缩。人言君钓鱼,我言君钓禄。

盛代儿孙满场屋,前春举手得鲸鳌,犹恐主人心不足。

形式: 古风

李德修以乌兰河石见示

乌兰洲塞夏国口,大河天来箭激溜。

排空但闻地喘吼,势撞石壁欲穿透。

石坚捍之不肯受,攧雷溅雪喧夜昼。

千年石骨亦不朽,碎为青红杂怪丑。

疆埸久空烂甲胄,举觞天子千万寿。

李侯横槊千骑后,望云赋诗剑碍肘。

徐涉河流马俯嗅,下马得之等琼玖。

万里来归亦何有,出以示我为拊手。

笑君儿嬉忘白首,李侯气如春在柳。

大河西虏置怀袖,君徒自珍世不售。

敲门那能易升斗,功名偶然梦岂久。

道人乃尔自薄厚,此石笑汝汝惭否。

形式: 古风

次韵君武中秋月下

秋光一半去无迹,万里阴晴占此夕。

书生醉语哦月诗,想见看朱眩成碧。

白公初携佳句归,便觉草露寒沾衣。

夜晴兰室亦怀古,领略太白怀玄晖。

千字一挥才瞬息,流珠走盘纷的皪。

故应奇韵自天成,此诗如女有正色。

风鉴从来别俗氛,吐词句句含烟云。

坐令一日传万口,不减长吉题高轩。

君家客皆天下士,放意高谈饮文字。

江左风流扫地空,今日追游可无愧。

嗟予秃鬓欲逃名,朅来百虑霜雪凝。

世间垢习揩磨尽,但馀猿鹤哀吟声。

刘生餐痂亦何美,玄德结?应有旨。

平生清境吾所嗜,正如翔鸾饮须醴。

君看清河夜升镜,微云灭尽如磨莹。

定当先生度青冥,思冷魂澄亦幽兴。

笑中笔阵横词锋,照人秀色烟茸茸。

调高未数紫芝曲,酒味且卧黄金钟。

人生一笑如电掣,岂特山舟藏岁月。

自惭陋句类无盐,敢并高人天下白。

形式: 古风

七月七日晚步至齐云楼走笔赠吴邦直

锦江风晚吹征裘,幽人诗思遏不休。

心知无处可告诉,掉臂直上齐云楼。

凭栏展目时一快,万山奔走趋帘钩。

回头下视茫茫者,龟囚蚕缚令人愁。

楼中夫子神仙流,道容玉颊红光浮。

少年读书浩江海,回春妙语生笔头。

致君终使尧舜上,大作一雨苏林邱。

深山野僧拙笔语,作诗欲赠烦冥搜。

艰苦思索得个字,谨用持上君牢收。

谢安昔与支遁游,及其贵也加绸缪。

高风气识正相侔,他年身退百无忧。

复来把臂登此楼,轩渠一笑三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