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晚步至齐云楼走笔赠吴邦直

锦江风晚吹征裘,幽人诗思遏不休。

心知无处可告诉,掉臂直上齐云楼。

凭栏展目时一快,万山奔走趋帘钩。

回头下视茫茫者,龟囚蚕缚令人愁。

楼中夫子神仙流,道容玉颊红光浮。

少年读书浩江海,回春妙语生笔头。

致君终使尧舜上,大作一雨苏林邱。

深山野僧拙笔语,作诗欲赠烦冥搜。

艰苦思索得个字,谨用持上君牢收。

谢安昔与支遁游,及其贵也加绸缪。

高风气识正相侔,他年身退百无忧。

复来把臂登此楼,轩渠一笑三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七月七日晚步至齐云楼走笔赠吴邦直》。诗中描绘了诗人漫步至齐云楼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人的赠言。

首句“锦江风晚吹征裘”,描绘了一幅傍晚江边,微风吹拂着旅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幽人诗思遏不休”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创作冲动,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思依旧激荡不已。

“心知无处可告诉,掉臂直上齐云楼”两句,表达了诗人寻求表达和释放内心情感的渴望,最终选择登上齐云楼以求得心灵的寄托。登楼后,“万山奔走趋帘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从楼上俯瞰群山的壮观景象,而“回头下视茫茫者,龟囚蚕缚令人愁”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间束缚与苦难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友人的赞美:“楼中夫子神仙流,道容玉颊红光浮。”将友人比作神仙般的智者,其外貌和气质都透露出超凡脱俗的气息。诗人回忆起友人年轻时勤奋读书,才思敏捷,妙语连珠,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远大抱负:“致君终使尧舜上,大作一雨苏林邱。”

最后,诗人以谢安与支遁的故事作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气度的敬仰,并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共享欢笑,留下永恒的记忆。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也体现了对友情和理想的深切追求。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王表臣忘机堂次蔡德符韵

风埃九陌吹冠巾,冻蚁旋磨无富贫。

忧患著人骨肉隔,奔势熏天吴楚亲。

何妨社栎神其拙,壑舟不暇供岁月。

句法不医霜鬓秋,迩来览镜茎茎雪。

蔡侯大家言不诬,笔端五色图空虚。

酒阑耳热题诗处,豪放超逸先锋车。

古来百局坐奇智,并头暗中争射利。

对人含笑真含沙,幻影浮屠同一世。

世味甘于涴蜜刀,舐之割利那可逃。

痴儿坐守忘啼哭,乃欲避就空勤劳。

君看秋风秀江叟,枯木形骸外尘垢。

屋下沙鸥交友同,耳边胜利蚊雷吼。

水光绿静山青葱,意行回反遭路穷。

莞然一笑答山谷,忽见幽林小径通。

我诗赠君无杰句,碧湾明月不可取。

游人欲上忘机堂,请哦蔡侯醉时语。

形式: 古风

赠巽中

道人少小来庐山,水光山色供盘餐。

坐令山水秀杰气,缭绕胸中成块抟。

我初未识已嗟骇,誇声万口锋刃攒。

故人坐上适相值,妙语生我世间欢。

新诗脱口划如霓,奋毫狂赴龙蛇钻。

翩翩奕奕出意外,剽然茅屋翻狂澜。

切疑汤休蹲舌底,又疑醉素戏笔端。

作诗问君觅奇字,留待老年偎日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寄巽中

熏风度南枝,馀芳委红绿。

微云生晚阴,梅雨净林麓。

穿花莺语迟,翻泥燕飞速。

遐想幽人居,梦过剡溪曲。

清声久绝耳,斯怀抱烦燠。

仰道思弥高,哦诗出凡俗。

脱屦满户外,轮蹄日相逐。

吾徒不得人,大法世陵叔。

智刃剪蒿蓬,利锋挥朴樕。

念往造前席,初筮不我卜。

别来空相思,徙倚苍山木。

悬知清兴多,银钩堕盈轴。

愿得三百篇,遗我藏诸椟。

如彼知音知,价不低金玉。

形式: 古风

次韵圣任病中作

君诗素雄放,出语秀不俗。

更读病中吟,清婉犹可录。

自愧鲁钝者,文字每见辱。

有取定乡闾,馀事亦何足。

夫子饱书史,屡晒便便腹。

蓄深故发远,诗成惊众目。

我诗虽不少,俗马空多肉。

赖遇秃毛发,苟仕安得禄。

所至有青山,是处堪藏育。

行当拂衣去,此志吾已卜。

君须更勉旃,当以谦自牧。

功成还故乡,竹杖巾一幅。

永从林下游,此诗无厌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