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周养安得徐电发、汪退谷、洪北江、胡竹岩小砚各一,摹拓铭字装册,索题

俪珏双双四美夸。过江人物百年遐。

兼诗书画各名家。

石友澹交成沆瀣,砚神小记萃风华。

支机何异乞云槎。

形式:

鉴赏

此诗《浣溪沙》由夏孙桐于清末近现代初所作,描绘了对四位文人雅士所赠小砚的珍爱与赞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友谊的深刻理解。

首句“俪珏双双四美夸”以俪珏(即双玉)喻指四位文人,赞美他们如同美玉一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友情深厚,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关系。接下来,“过江人物百年遐”则进一步强调这四位文人的影响力跨越时空,他们的成就将被后世铭记百年,如同过江之水,波及深远。

“兼诗书画各名家”一句点明了这四位文人在文学、书法、绘画领域的卓越成就,他们不仅是诗坛的佼佼者,也是书艺与画艺的大家。这种多才多艺的特质,使得他们在各自领域都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石友澹交成沆瀣”通过“石友”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与这四位文人之间超越物质的深厚友谊,如同石与石之间的默契,又如水汽凝聚成的雾气,轻盈而深邃。这种友谊超越了日常交往的表面形式,达到了心灵相通的境界。

“砚神小记萃风华”则将话题转向了砚台,通过“砚神”这一拟人化的表达,赞美了这些小砚不仅承载了文人的墨香与智慧,更是集成了他们的风采与精神。它们虽小,却蕴含着大大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最后一句“支机何异乞云槎”借用古代传说中的支机石与云槎(神话中的仙舟),表达了对这四位文人所赠砚台的珍视与敬仰,仿佛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这里暗含了对友情与艺术的追求,如同寻求仙舟般,充满了向往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这四位文人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南海谭玉生先生荷锄遗像

翛然笠屐坡仙影,耆英楚庭犹睹。

国秀编遗,琅嬛校秘,坛坫西园曾主。枝官老去。

便识字耕田,换将华组。

一锸归来,海南烟雨自今古。白云蒲涧深处。

记承平旧事,尊畔鹃语。

霰集当时,陆沈此日,庾信江关非故。风流迥慕。

托桃李余阴,鲤庭追步。赞缀先贤,授经留世谱。

形式:

瑶华.刘健之得杨幼云、张叔宪、李亦元所藏蜀石经,又续收陈芳林、陈颂南两本,自署所居曰蜀石经斋。此外,见著录者仅黄松石、赵晋斋二家,不知尚在人间否。物聚所好,剑合会有时耳,词以祝之

成都宝刻,凤羽虬鳞,护经香球璧。

祧唐绵宋,凭证取、嘉祐开成沿革。

残珉潜曜,几胝沫、先朝耆硕。

问等閒、丰剑荆弓,尚带沧桑颜色。

前尘雁影斋空,忆酒畔春镫,醉启瑶笈。

云烟叹逝,输邺架、百衲天教成集。

晨星传本,只一二、遗珠难觅。

卜胜缘、珊网终收,更许十经题室。

形式:

永遇乐.东坡生日社集,题孙雪居画笠屐图

绍圣孤臣,儋州迁客,遗貌千古。

垫雨冲烟,翛然野服,想行歌还住。

春婆闲话,黎童笑逐,漫识远游章甫。

问荒庵,桄榔绿暗,憩棠到今存否。

坐朝雅集,南飞招鹤,同荐瓣香尊俎。

杖履人间,春风长在,红映疏梅庑。

南薰清秘,沧桑零落,宝笈不堪重数。

且摩挲,东皋妙墨,蠹芸爱护。

形式:

一寸金.题罗复堪三山簃校碑图

衫袖乌痕,见说耽书久成癖。

更宝珉搜异,评量虿尾,菭缣阅古,摩挲蝉翼。

毡蜡频梳剔。神游处、羽陵蠹泣。

看胼手、千本流传,自有豪情壮波磔。

静味丹铅,吾庐堪爱,依稀翠扬宅。

念赏奇联咏,谢池春早,过车怀旧,苏床尘寂。

交道论金石,增惆怅、二难剩一。

凭君问、断响人琴,薤琅栖恨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