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

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

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

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

及此阴晴间,恐致悭啬霖。

彩云知易散,鷤䳏忧先吟。

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幽雅的香气结成浅紫色,源自孤独的云峰。
骨髓的香气自己并未察觉,色彩淡雅但意味深远。
它被移植到青莲堂中,成为薝卜林中的佼佼者。
编织成楚国臣子的佩饰,飘落在仙女的衣襟上。
你坚守着风霜般的节操,耳朵对世俗的歌声笑语冷漠。
一旦遇见如兰如蕙的品质,坚硬的心也会稍稍软化。
设宴邀请美丽的女子,养花需要适宜的早晚阴凉。
在这阴晴交错之时,怕会引来吝啬的雨水。
彩云知道容易消散,斑鸠提前忧虑地鸣叫。
明日这一切都将成往事,让我们试着用丹青描绘留存记忆。

注释

幽香:淡淡的香气。
浅紫:淡紫色。
孤云岑:孤独的云峰。
骨香:内在的香气。
色浅:颜色淡。
意殊深:意味深长。
青莲宇:青莲堂。
薝卜林:薝卜丛。
纫:编织。
楚臣佩:楚国臣子的佩饰。
天女襟:仙女的衣襟。
风霜节:坚韧的节操。
耳冷:耳朵冷漠。
歌笑音:世俗的歌声笑语。
兰蕙质:高洁的品质。
稍回:稍有转变。
铁石心:坚硬的心。
妍暖:美丽和温暖。
晏阴:早晚阴凉。
悭啬霖:吝啬的雨水。
彩云:彩霞。
易散:容易消散。
鷤䳏:斑鸠。
明朝:明天。
陈迹:过去的事。
丹青:绘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高雅的境界,瑞香花以其独特的香气和浅紫色泽成为诗人笔下的主角。"幽香结浅紫"四字写出了花朵的颜色与香气,既有形象的描述,也传达了内在的韵味。"来自孤云岑"则是对花朵出处的一种神秘化描绘,使人联想到深山幽谷中独自绽放的野生之花。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则更进一步探讨了这种香气与颜色的内在意义。"骨香"暗示了一种超乎表面的香气,而"色浅意殊深"则是对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浅淡的花色背后隐藏着深远的情感。

接下来的"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展示了诗人对这朵花的珍视与重塑。将其移植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使之更加突出,并且通过"遂冠"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给予这朵花以一种荣耀。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则是对这种美好事物的一种传说化处理,将其与古代的仙境联系起来,使得这一切都显得更加神秘和珍贵。"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则是一种对时光流逝与个人情感的体验,这里面的"风霜"和"耳冷"都是对寒冷气氛的一种描绘,而"歌笑音"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传达。

至于"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则是在说遇到这花之后,连铁石般的心都有所触动和改变。"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是对这种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一方面需要适宜的环境,一方面也需要适度的关怀。

最后"及此阴晴间,恐致悭啬霖。彩云知易散,鷤䳏忧先吟。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与事物无常的感慨,以及诗人对于创作的一种期待和准备。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界阴晴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咸宁英气似汾阳,夜饮军容出红妆。

不须缠头万匹锦,知君未办作吕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韵刘景文西湖席上

二老长身屹两峰,常撞大吕应黄钟。

将辞邺下刘公干,却见云间陆士龙。

白发怜君略相似,青山许我定相从。

我今官已六百石,惭愧当年邴曼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前韵答马忠玉

坡陀巨麓起连峰,积累当年庆自钟。

灵运子孙俱得凤,慈明兄弟孰非龙?

河梁会作看云别,诗社何妨载酒从。

祗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