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应真李先生三首(其一)

名教心为乐,逍遥志自求。

遂成君子隐,初异道家流。

风月闲三楚,巾裳付一丘。

空馀清泰院,云藓旧岩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隐士形象,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名教的超越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首句“名教心为乐”,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快乐源自于对名教的理解与接纳,暗示了他对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的认同。接着,“逍遥志自求”则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决心,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凸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遂成君子隐,初异道家流。”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选择,他最终成为了君子般的隐士,与道家有所不同,可能意味着他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保留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风月闲三楚,巾裳付一丘。”这里以自然景色的闲适来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暗示了他将日常琐事和世俗束缚都抛诸脑后,只专注于心灵的修养与自然的亲近。“巾裳付一丘”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将世俗的衣物与身份象征置之度外,完全融入自然的状态。

最后,“空馀清泰院,云藓旧岩秋。”这两句收束全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自然美的场景,清泰院中或许隐藏着诗人的精神避难所,而“云藓旧岩秋”则以秋天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强调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追求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社会规范到个人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与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应真李先生三首(其二)

节行幽人正,林泉隐者居。

忽歌东鲁梦,未上茂陵书。

世变还舟壑,门宏待驷车。

众哀无以致,为托挽声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哀应真李先生三首(其三)

生死心先达,康宁寿亦遐。

令威成白鹤,老子去流沙。

妙意传琴祖,徵言补易家。

试观馀庆后,簪绂已光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挽秦国夫人三首(其一)

久被三宫眷,谁知五福纯。

脂田天府国,綵服斗枢人。

枕梦华堂晚,仙期碧海春。

寻常居养地,悄悄绣帘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秦国夫人三首(其二)

赙襚来中禁,箫笳去国门。

素冠空列鼎,白发但歌盆。

彤管音徽盛,甘泉像貌尊。

所传天下劝,岂独慰儿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