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茂苑元宵亦盛哉,千红百紫雪中开。
牡丹自是吴门有,莲莟移从都下来。
光射琉璃最精彩,吐成螮蝀贯昭回。
归船尚有残灯在,更与儿曹饮一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赏灯的场景,诗人站在姑苏馆上,正值元宵前夕,眼前的花灯盛开。"茂苑元宵亦盛哉,千红百紫雪中开"一句,以"茂苑"比喻灯火之盛,"元宵"指的是元宵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上元节。这里诗人用"千红百紫雪中开"来形容花灯的绚烂与繁华,虽在寒冷的雪中,却依然热闹非凡。
接着,"牡丹自是吴门有,莲莟移从都下来"两句,提到牡丹(又名芍药)本是苏州一带的特产,而莲莟则是指荷花,这里的"都下"通常指的是京城或重要城市。诗人通过这两种植物的迁徙,暗示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意境。
"光射琉璃最精彩,吐成螮蝀贯昭回"一句,则是形容灯火透过琉璃制成的灯饰,映射出斑斓陆离的光彩。这里"吐成螮蝀"则是借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螭龙能够吐珠,诗人用此比喻灯中之光,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
最后,"归船尚有残灯在,更与儿曹饮一杯"两句,描绘了赏灯结束时的情景。尽管夜已深,但船上仍留有未熄灭的灯火。诗人邀请同行者一起再饮一杯酒,以此作为今宵佳节的结束。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通过对赏灯活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怀念。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昨朝晴色动春熙,入夜星河弄碧漪。
谁信雪花能样巧,等它人睡不教知。
起来红日恍开霁,照得玉花光陆离。
归去中都说奇事,姑苏馆里上元时。
好山幸自绿崭崭,须把轻云护浅岚。
天女似怜山骨瘦,为缝雾縠作春衫。
柳梢拂入溪云阴,柳根插入溪水深。
祗今立岸一弊帚,归时弄日千黄金。
人生荣谢亦如此,谢何足怨荣何喜。
秋霜春雨自四时,老夫问柳柳不知。
眼边相识蚕样密,如子岁寒万才一。
我往西山子义山,老里一别堪三年。
外舅阴功不知数,诸孙太半廊庙具。
学文先要学忍饥,明年看子刺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