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其一)

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

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效祖的《塞上曲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画面。首句“龙沙近接古檀州”点出了地点,龙沙象征着遥远的边疆,古檀州则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地理位置。次句“多少从军倚戍楼”展现了戍边将士的形象,他们坚守岗位,遥望远方,充满戍守边疆的艰辛与孤独。

“寒夜不堪愁绝处”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和战士内心的苦楚,寒夜的凄凉加重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忧虑。最后一句“西山片月挂城头”,以景结情,月光洒在西山之巅,映照在孤城之上,画面凄清,寓含了戍卒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无奈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边塞的艰苦生活与战士的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展现出戍边生活的独特风貌,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5)

刘效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上曲二首(其二)

朔风吹雪渡沙场,传道单于猎白狼。

北望征尘何处是,暮云无际草苍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燕京歌

元会初分庭燎光,君王亲御紫霞觞。

不知五夜春多少,白日犹闻蜡炬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结屋

贮木二十年,一屋未必就。

风雨日薄蚀,土花起皴皱。

捐弃弗忍言,黾勉始结构。

因循复三载,石雨穿寒溜。

枯栋三两横,客来不敢留。

人生须盖藏,辗转事饤饾。

握粟出经费,厨人生怨诟。

自笑鸠为巢,未了先白首。

休哉孙五郡,去官借车厩。

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哭杨焦山继盛

滚滚数行泪,远为杨焦山。

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

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

天声震西北,地轴摇东南。

日月复薄蚀,山湮谷成渊。

问地地不语,吁天天不怜。

孤愁何所极,塞于天地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