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窗未明尘梦苏,呼童结束登征途。
落叶铺霜马蹄滑,寒猿啸月人心孤。
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
青云快活一未见,争得安闲钓五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晨踏上征途的景象和心境。开篇“东窗未明尘梦苏”设定了一个凌晨即将破晓、梦醒人间的场景,而“呼童结束登征途”则显示出行者即刻准备启程,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继而,“落叶铺霜马蹄滑,寒猿啸月人心孤”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落叶覆盖的地面、霜冻使马蹄滑动以及寒冷中猿啼月亮的哀叫声,传达出行者在严冬早晨踏上旅途时所体验到的艰辛与孤独。
“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受,行者的帽檐被逆风吹起,脸庞被削去温暖的保护,而手中的鞭子因寒冷而粘结,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出行者在严酷自然环境下的不易。
诗人通过“青云快活一未见,争得安闲钓五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这里所谓的“青云快活”,可能是指一种理想化的、超脱世俗纷扰的自由自在状态,而“争得安闲钓五湖”则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行者渴望获得片刻的平静,以便于心灵深处寻求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出发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行者的孤独与艰辛,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无限向往,是一首充满深刻情感和生动画面的作品。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相逢尽说归,早晚遂归期。
流水多通处,孤舟少住时。
干人不得已,非我欲为之。
及此终无愧,其如道在兹。
不易为离抱,江天即见鸿。
暮帆何处落,凉月与谁同。
木叶新霜后,渔灯夜浪中。
时难慎行止,吾道利于穷。
濛濛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
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
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
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