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浦阳十咏(其二)白石湫云》描绘了白石灵山与湫潭的壮丽景象,以及云雾缭绕的奇幻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白石灵山望赞皇”,以“白石”、“灵山”点明地点,赋予山石以灵性,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望赞皇”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期待。
“湫潭此复见苍苍”一句,通过“湫潭”这一特定景观,描绘出一片深邃而幽静的水景,用“苍苍”一词渲染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
“飘扬直欲陵三际,肤寸犹能雨八荒”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云雾的飘逸与广阔展现得淋漓尽致。云雾仿佛可以跨越天地三界,即便是微小的云团,也能带来八方的雨水,形象地表达了云雾的神奇力量和广袤影响。
“空外金精悬太白,泉中虬彩化长黄”则进一步描绘了云雾与天空、泉水的互动,金光闪耀的星辰在空中悬挂,泉水中的龙形彩光化为黄色,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既神秘又壮丽的画面。
最后,“传芭奏罢《神弦曲》,松盖成阴泽气凉”两句,以音乐和自然景象的结合,增添了诗作的韵律感和意境美。传芭(可能指某种乐器或舞蹈)演奏完毕后,《神弦曲》的余音袅袅,松树的枝叶形成浓荫,空气变得清凉,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