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十咏(其二)白石湫云

白石灵山望赞皇,湫潭此复见苍苍。

飘扬直欲陵三际,肤寸犹能雨八荒。

空外金精悬太白,泉中虬彩化长黄。

传芭奏罢《神弦曲》,松盖成阴泽气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浦阳十咏(其二)白石湫云》描绘了白石灵山与湫潭的壮丽景象,以及云雾缭绕的奇幻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白石灵山望赞皇”,以“白石”、“灵山”点明地点,赋予山石以灵性,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望赞皇”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期待。

“湫潭此复见苍苍”一句,通过“湫潭”这一特定景观,描绘出一片深邃而幽静的水景,用“苍苍”一词渲染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

“飘扬直欲陵三际,肤寸犹能雨八荒”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云雾的飘逸与广阔展现得淋漓尽致。云雾仿佛可以跨越天地三界,即便是微小的云团,也能带来八方的雨水,形象地表达了云雾的神奇力量和广袤影响。

“空外金精悬太白,泉中虬彩化长黄”则进一步描绘了云雾与天空、泉水的互动,金光闪耀的星辰在空中悬挂,泉水中的龙形彩光化为黄色,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既神秘又壮丽的画面。

最后,“传芭奏罢《神弦曲》,松盖成阴泽气凉”两句,以音乐和自然景象的结合,增添了诗作的韵律感和意境美。传芭(可能指某种乐器或舞蹈)演奏完毕后,《神弦曲》的余音袅袅,松树的枝叶形成浓荫,空气变得清凉,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理想。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浦阳十咏(其三)龙峰孤塔

两环日月似飞梭,鳌背棱棱窣堵波。

朱鸟前头森赑屃,苍龙左角见嵯峨。

玉函舍利朝光现,珠斗阑干午影过。

浩劫浮云开万象,宝华杂遝散芬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浦阳十咏(其四)宝掌冷泉

一勺曹溪未是甘,刺山容易出飞泉。

消融太古岷峨雪,澄映中秋沆瀣天。

挂树青猿窥洗钵,眠沙白鹿伴安禅。

岩龛无缝身如石,逆数高僧入定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浦阳十咏(其五)月泉春诵

有盈有泚即寒泉,犹隔芦峰道里千。

岳麓云深藏策处,匡山人老读书年。

松楠叠影青浮几,华树生香晚入筵。

稽首堂中两夫子,六经言远视如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浦阳十咏(其六)潮溪夜渔

溪水添流到石矼,小家残户占渔商。

蛟龙未解乘云气,鱼鳖安能避泽梁。

两岸栎林藏曲折,一篝松火照微茫。

淮夷固有蠙珠颗,往往钩深得夜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