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馆诗

江南遗老瀛边客,来时鬓斑今雪白。

几年坐困市井尘,五迁来到诗书宅。

中州典型尚未艾,故家文献宛如昔。

主人盛年兀老苍,古心不为名利役。

昼閒对客无俗谈,夜灯从容须挟册。

有疑必问问必中,讲学定知有源脉。

世人骛外如轮云,君心向道坚金石。

念我南冠久絷维,分我三间明月席。

绨袍厚德更高古,冬有纤纩夏有绤。

我衰拟作菟裘藏,感君推田城西陌。

今年不归明年复不归,病骨嵚?会当化为原上骼。

拟从诸君豫乞石一方,他年埋之冢前三四尺。

上书宋使姓某其名某,下书人是西州之西老逢掖。

平生著书苦不多,可传者见之春秋与周易。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江南的遗老在海边做客,初来时鬓发斑白如今更雪白。
多年来困于市井尘埃,五次搬家才来到这书香门第。
中原的典范还未衰退,家族的典籍依然如昔。
主人正值壮年却已苍老,古朴的心志不被名利所役。
白天闲暇时与客人无俗气交谈,夜晚灯下从容翻阅书籍。
遇到疑难必问必有答案,讲学之道深有源头。
世人追求外物如车轮般快速,而你心向道义如金石坚定。
想起我在南方被囚禁已久,你慷慨赠我三间明亮的书房。
你的恩德厚重如古代的绨袍,冬日保暖夏日透气。
我老后打算在此隐居,感激你让我在城西找到这片土地。
今年不归,明年也不归,病弱之躯终将化为田野的白骨。
我打算向你们求一方石碑,将来埋在坟前三四尺处。
上面刻着给宋使的姓名,下方写着我是西州西边的老儒生。
我一生著述不多,唯有《春秋》和《周易》能流传后世。

注释

遗老:指退隐的老人。
瀛边:海边。
市井尘:世俗生活。
五迁:多次搬家。
典型:典范。
文献:古代文献。
兀老:衰老的样子。
名利役:名利的束缚。
俗谈:庸俗的话题。
挟册:拿着书卷。
源脉:学问的根源。
骛外:追逐外物。
西陌:城西的道路。
豫乞:预先请求。
冢前三四尺:墓碑的位置。
宋使:来自宋朝的使者。
著书:撰写著作。
春秋:古代史书。
周易:古代经典之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所作的《假馆诗》,表达了作者在江南做客期间的生活和心境。首句“江南遗老瀛边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是一位来自江南的老者,寓居海外。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从市井生活到定居诗书之地的过程,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中州典型尚未艾,故家文献宛如昔”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文化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怀念。诗人主人“古心不为名利役”,白天闲暇时与客人交谈无俗事,夜晚则沉浸于书卷之中,追求学问的真谛。他的坚定和淡泊令人敬佩。

“世人骛外如轮云,君心向道坚金石”对比了世人的浮躁和诗人的执着,诗人如同金石般坚定不移地追求道义。诗人感激主人的款待,视其为“绨袍厚德”,无论冬夏都给予关怀。他自比为菟裘(隐居之处),期待在主人的帮助下度过晚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将来能与朋友们共葬于此,并留下自己的姓名以示纪念。他一生著作虽不多,但希望能通过《春秋》和《周易》这样的经典流传后世。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风范。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洞霄道友清溪翁

汉家中郎年七十,霜鬓垂垂人不识。

冬深破屦踏层冰,暑到露头走赤日。

穷坚老壮本分事,百年未死为形役。

洞天九锁郁嵯峨,古来相传神仙宅。

我尝结茅天柱前,屐齿苍苔印行迹。

劫火洞然城郭非,清境不坏还如昔。

安期羡门我辈人,圆峤方壶一咫尺。

梦魂几度如相逢,别来已久知相忆。

愿分仙家九转丹,服之身轻生羽翼。

周游八表任去来,跳出阴阳寒暑域。

形式: 古风

隐者图(其一)

诗翁到处寻诗料,得似渔翁乐意赊。

两上波心两游戏,个中真赏属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雪中梅竹图

梅兄乃我义理朋,竹友从我林壑游。

青青不受尘土涴,皓皓肯与红紫侔。

别来天涯今几载,老大相逢俱白头。

玉龙排空展鳞鬣,天姥振佩锵琳璆。

古心姱节自为伴,严气正性谁能俦。

儿童莫作飞絮看,道眼无以空花求。

花飞絮舞两值遇,殆天之合非人谋。

娇禽谩誇颜色好,弱羽难禁寒风遒。

寄尔南枝尺寸地,莫与鹜群为辈流。

何人画工巧位置,使我坐对消閒愁。

却风吹灰万象改,平生故交还在不。

绨袍犹思见范叔,雪堂剩欲逢元修。

故山自有归隐处,琅玕成林雪成坞。

会当见汝面目真,西湖西畔踏雪寻故人。

形式: 古风

萱草篇

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

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

庶以悦亲意,岂特怜芬芳。

使君有慈母,星发寿且康。

晨昏谨色养,彩服戏其傍。

燕喜酌春酒,欢然釂金觞。

物理似有助,丛萱忽非常。

竞吐栗玉艳,欲夺金芝光。

秀本自稠叠,骈枝亦荧煌。

乃知风人意,比兴宜成章。

东野情思苦,少忧多悲伤。

谓此儿女花,莫能解刚肠。

斯言虽有激,疑其未通方。

忧心无时已,徒枉憔悴乡。

寓物傥适意,何须动悲凉。

况复循吏政,和声入封疆。

抚俗时用乂,事亲日尤长。

萱草岁岁盛,此乐安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