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实燕台感秋(其四)

岁月升沉销壮心,鬓毛无那百忧侵。

炎方祇重龙香价,燕市徒捐骏骨金。

草木凋伤催暮景,风烟萧索变层阴。

黄花烂熳增愁思,安得琼枝共醉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和公实燕台感秋(其四)》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消磨的感慨。首句“岁月升沉销壮心”直接揭示了诗人面对岁月无情,内心豪情逐渐消退的无奈。次句“鬓毛无那百忧侵”则通过描绘自己鬓发斑白,忧虑重重,进一步渲染了人生的沧桑与哀愁。

“炎方祇重龙香价,燕市徒捐骏骨金”两句运用典故,借“炎方”之地的珍贵香料象征世态炎凉,而“燕市”之骏骨比喻人才被埋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才华被忽视的悲哀。

“草木凋伤催暮景,风烟萧索变层阴”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言人事变迁,加深了秋天的凄凉氛围,暗示了诗人对晚年境遇的忧虑。

最后,“黄花烂熳增愁思,安得琼枝共醉吟”以黄花和琼枝象征美好的事物,但诗人却只能独自愁苦,渴望能有知音共饮,以酒浇愁,表达了孤独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公实燕台感秋(其五)

文园遥忆病相如,几度裁诗慰索居。

西第看花摇綵笔,上林游猎从金舆。

生逢尧舜功名薄,迹混渔樵计术疏。

闻道乞身书欲上,圣明应未许悬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公实燕台感秋(其六)

旅食燕台几变秋,才名应愧后时流。

雁来又值寒砧急,霜落偏惊木叶稠。

沧海烽烟犹溅泪,杜陵花竹未销忧。

长安正在浮云外,不为相思重倚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读圆觉经

中岁驱驰困一经,愧无鲸力破沧溟。

閒思种树为农圃,病学餐烟养性灵。

身在尘埃如瞥电,鬓缘愁绪剧繁星。

年来悟得空王理,止欲除嗔是戒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秋日同诸贤游矩洲

谢公幽兴在云霄,别墅追寻岂惮遥。

芳柳曲盘深浅水,画船轻送往来潮。

机心息尽鸥还下,藻思飞时鹤共飘。

记取临霞欢赏地,后来烟月转空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