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严州钓台

不作三公,归来钓、桐庐江侧。

刘文叔、眼青不改,故人头白。

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

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登钓石,初相识。

鱼竿老,羊裘窄。除江山风月,更谁消得。

烟雨一川双桨急,转头不忿青山隔。

叹鼻端、不省利名醒,京华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不谋求高官显位,我选择在桐庐江边垂钓。
刘文叔眼神依旧青翠,而老朋友已头发斑白。
只要品行节操能关乎国家,登上云台画像并非必要。
即使曹操临终前仍称臣,那又是谁的力量呢?我们初次在钓石上相遇。
钓鱼竿已老,羊皮衣也显得瘦小。除了江山风月,还有什么能消磨时光。
烟雨中,船桨急促划动,回头却怨恨青山阻隔。
感叹鼻子前端,不明白名利带来的清醒,我只是京城的过客。

注释

三公:古代指最高的三个官职。
钓:垂钓,隐居生活。
桐庐江侧:地名,位于浙江,有隐逸之风。
刘文叔:未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云台:朝廷功臣画像的地方。
阿瞒:曹操的小名。
登钓石:开始垂钓的地方。
羊裘:羊皮做的衣服,象征隐士生活。
江山风月:自然景色,代表隐逸的乐趣。
京华客:京城的旅人,暗示自己并非真正归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之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即点出“不作三公”表明诗人对官场无意,选择了归隐的生活。"归来钓、桐庐江侧"则是具体的地理环境,展示了诗人归隐后的安身之所。

接下来的两句“刘文叔、眼青不改,故人头白”中,“刘文叔”可能是诗人的号或对朋友的称呼。这里的“眼青不改”表达了一种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情怀。而“故人头白”则透露出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这两句似乎在表达诗人对国家大事和个人修养的态度。这里的“风节”可能指的是时事变幻,“傥能关社稷”则是说能够在动荡不安中保持社会的安稳。“云台何必图颜色”则是在探讨个人的精神追求,不必过于注重外表或功名。

"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这两句通过对古人忠诚不渝的赞颂,表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品质的推崇和向往。

"登钓石,初相识。鱼竿老,羊裘窄"则是诗人回忆与朋友初次相遇的情景,以及岁月流转中个人的处境变化,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来表达个人心路历程。

最后,“除江山风月,更谁消得。烟雨一川双桨急,转头不忿青山隔”两句是诗人在感叹大自然的美好与永恒,也是在表达自己对于世俗纷争和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叹鼻端、不省利名醒,京华客"则是诗人对过往荣耀和官场生活的淡然,以及作为一个旅居者,对京城繁华的回忆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忠诚、超脱世俗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寿赴安人

萱草堂开,仙姿秀、金枝玉叶。

亲曾映、尧阶三月,蓂舒六荚。

荣侍早随台辅鼎,长生已镂天潢牒。

自当年、苹藻俪勋门,能循法。掌中贵,双珠握。

慈训笃,家传学。信陶亲圭母,要还相业。

最好鳌头攀盛事,只今鹤发承殊渥。

任年年、王母献蟠桃,金书帖。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寿陈碧山七十一

维岳生贤,天欲补、中兴衮职。

奈圣世、朝无阙事,且令休逸。

锦绣文章胸次贮,蓬壶岁月闲中积。

羡人生、七十古来稀,今逾一。书聚府,成东壁。

身眉寿,真南极。望瑞云溶处,接江山碧。

人愿君如天上月,我期君似明朝日。

待明朝,长至转添长,弥千亿。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贺人开酒店药铺

旧日皆春,气象、又重妆束。

做得新丰酒肆,济康堂局。

老杜误传人酝酿,许公手种时科目。

自两公、一去已经年,君今续。商家醴,须君曲。

怀英笼,须君蓄。且饶人大卖,呼么喝六。

佶倬家人三两辈,药王菩萨丹青轴。

更于中、添得个当炉,十分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寿妇人有二子登第,一为教,一为户

绣线添长,屈指隔、书云三日。

华堂里,十分佳气,葱葱郁郁。

一点老人星正照,千年王母桃方实。

向绮罗、丛里酌流霞,称觞客。凤雏贵,名仙籍。

鸾诰宠,恩慈极。萃一门盛事,皆诗书力。

芹泮珠曹争禄养,桂林雁郡催行色。

看明年、两处寿筵开,长生节。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