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其一)

虎之逐人噬,得物怒则专。

妄人甚于虎,所怒恒屡迁。

薄愬忽逢彼,三反宁得悛。

知音既不存,孤我伯牙弦。

彼哉复彼哉,独为优游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虎喻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性中狂暴与冲动的一面。首句“虎之逐人噬,得物怒则专”将虎的凶猛与人的愤怒相比较,暗示人在愤怒时的不可预测和危险性。接着,“妄人甚于虎,所怒恒屡迁”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愤怒的反复无常,比虎更难以控制。

“薄愬忽逢彼,三反宁得悛”描述了人在遭遇挑衅时的反应,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况,态度也可能大相径庭,无法得到真正的悔改或平静。最后,“知音既不存,孤我伯牙弦”表达了在没有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个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如同失去了知音,无法倾诉心声,正如伯牙失去子期后,不再弹琴。

“彼哉复彼哉,独为优游仙”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性复杂性的感慨,以及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在社会关系中寻求理解与和谐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失题(其二)

我心本无争,嗟尔胡为竞。

啄腐向屠门,慕膻从赵孟。

沾沾拾锱铢,言色殊巧令。

徒劳魍魉姿,入我方诸镜。

不能畀豺虎,今日谁为政。

我将弃君去,去去存龙性。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失题(其三)

一世为隶胥,三生尚魑魅。

如何绅裾列,而有隶胥气。

霸陵诃李广,犹幸逢醉尉。

虚舟触褊心,不如却相避。

形式: 古风

失题(其四)

阳虎善为富,多金致贤声。

诸侯敦币聘,都人望弓旌。

遂使里中儿,效尤转相倾。

俄闻怀璧夫,无罪干国刑。

乃知金踊跃,于人无定形。

不为庙中牺,必为粪上英。

寄言素封子,努力崇虚名。

形式: 古风

失题(其五)

客有千金方,藏之不肯衒。

自言服食功,能令鬒不变。

解将白石煮,以奉红云殿。

一身裂地封,龟手从水战。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