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将兵还似将风骚,军帐从容自不劳。
鼓角悲风肃人马,旌旗蔽日闪弓刀。
折冲正自烦樽俎,急檄宁闻借羽毛。
洗眼临淮新号令,凭谁挑战醉挥毫。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事检阅的壮观场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将领指挥若定、兵马井然有序的气势。开篇两句“将兵还似将风骚,军帐从容自不劳”用将军调遣士兵如同指挥风云一般轻松自如,显示出将军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对战争的熟练把控。
接着,“鼓角悲风肃人马,旌旗蔽日闪弓刀”则通过鼓角的悲壮声音和旗帜遮天的宏大场面,传达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军队的英勇姿态。这里的“悲风”与“肃人马”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即将开战的庄严氛围。
中间两句“折冲正自烦樽俎,急檄宁闻借羽毛”可能是在描写将军在战斗前后的沉着和准备工作。虽然文中的某些词汇较为古奥,但可以感受到将军对战事的重视以及战前的心理准备。
最后,“洗眼临淮新号令,凭谁挑战醉挥毫”则写出了检阅结束后,将领面对河流(淮水)发出的新的命令,或许是在询问谁能挑起下一场战斗的重担。这句话不仅展示了军事行动的连续性,也反映出将领对于战争永无止境的深刻认识。而“醉挥毫”则可能是对将领在紧张战况中仍保持从容的写照,展现其超凡脱俗的英明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军事检阅场面的细腻描绘,突出了将军的英勇、沉着和高超的指挥才能,同时也传达了战争的紧张与庄严。
不详
中鹄知谁好,烹鱼始认名。
报公勤有子,似我懒无甥。
何日亲相见,因风且寄声。
泥金闻喜处,樽酒欲同倾。
追送无从谩寄诗,道间安稳我能知。
情怀亦似居家乐,笑语依然奉母慈。
巴水柳风新霁后,钱塘花雨暮春时。
乃翁邂逅询佳况,膝上时时置坦之。
爆竹惊今夕,屠苏荐诘朝。
去来时转眼,新旧岁中腰。
立地符先钉,倚门钱未烧。
土人珍裂饼,聊以荐金蕉。
山翠来如涌,开轩不怕深。
浑疑霏雾雨,已觉湿衣襟。
世事归楸局,泉声当玉琴。
道人尘外越,我欲剩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