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雨夜尘息,林霜晨气清。
荒城馀古木,破冢有新耕。
风俗通秦壤,川原抱洛京。
凭高时驻马,指点问山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流转与自然变化之间的和谐关系。
“山雨夜尘息”一句,以动态的方式展开场景,山间的雨过后,大地上的尘埃得以平息。紧接着,“林霜晨气清”,则描绘了早晨林间白霜覆盖,空气清新之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荒城馀古木”、“破冢有新耕”两句,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荒废的城墙旁生长着古老的树木,而被遗忘的坟墓上却有人开始新的耕作。这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透露出历史的轮回和人间的变迁。
“风俗通秦壤”、“川原抱洛京”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地理环境的观察与感受。这里的“秦壤”和“洛京”分别指代长安(今陕西西安)及其周边地区,这些地名在历史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诗人通过这些地名,传达了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最后,“凭高时驻马”、“指点问山名”,则是诗人停留观望的瞬间,他驻马高处,对着眼前的风光,询问山川的名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历史深刻的情感和探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的细腻描摹,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思考。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土壁裂如削,流泉漱雨间。
平沙放清浅,小石聚潺湲。
绝岸木斜出,隔桥人暮还。
凭鞍照毛发,羁旅易衰颜。
堂下新年见草芽,惊心强起探年华。
柳呈雪后青苍干,梅破风前一两花。
绰约风光新物态,栽培园沼好生涯。
奔驰世路吾何有,一到林塘一叹嗟。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
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
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
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楚望迷千里,孤城草树浓。
凭临点衣雨,容易落花风。
人事年年改,风光处处同。
未能忘出处,徙倚更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