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进士熊退斋(其一)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

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

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

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还留存着战火后的书籍,很少有人能识别其中的文字。
没有笔墨去修订深奥的经典,只有黄金可以记录下这段历史。
漫长的岁月如马疾驰而过,转眼间春秋交替已无声无息。
想要表达却已无言以对,只能空流涕泪,泪水如泗水般流淌。

注释

火后书:经历过战火的书籍。
卷中字:书中难以理解的文字。
玄经:深奥的经典著作。
酬载记:用黄金来记载的历史记录。
岁月驰:时光飞逝。
春秋閟:春秋交替,指时间的流逝。
辨已忘言:无法用言语表达。
涕泪空垂泗:流下的眼泪仿佛泗水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谨思所作,名为《寄进士熊退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书籍的珍视,以及时光流逝、春秋更替带来的感慨。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大火之后幸存下来的书籍,但这些书籍因受损严重,以至于字迹模糊,不易辨认。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珍惜和担忧。

"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 这两句则反映出诗人虽然没有书写的工具,却愿意用黄金来换取能够记录和传播知识的机会。这显示了诗人对学问的重视和渴望。

"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 这里描述了时光飞逝,年华如流水般迅速过去,而春夏秋冬更迭不息,给人以深刻的时间感受。

"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说出心中的思念,却又忘记了要说的话语。在这种情感的压抑和语言的困顿中,诗人的眼泪不禁随之而下,显示了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籍、知识和友谊的沉思,展现了一种怀旧且渴望传承文化的思想情怀。同时,它也反映出个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情感波动,以及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困难。

收录诗词(9)

李谨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文丞相吟啸集

南人不识两膝贵,曲摺百态卑且劳。

斯人护膝不护头,故以颈血沾君刀。

蟠胸孤愤擘不碎,杀气千丈缠旌旄。

援桴亲鼓尽南海,背水更用蜑丁鏖。

俘来吮血语神语,咄咄尚与天争豪。

须臾赤日减颜色,玄云莽莽风飕飕。

或言巨灵收拾付真宰,读罢拊臆生长号。

又言丰隆列缺对愁绝,疾指玉鞭鞭六鳌。

雨瓢倒翻水怪舞,斗枢横轧天籁号。

怜伊肝胆苦复苦,亦见曩昔真离骚。

劫灰满地莫挂眼,蓬莱虽远容轻舠。

长驱疠鬼尚堪战,尽闲未许飞仙遨。

乃言兴废在尔不吾与,吾死吾主吾焉逃。

鲁叟闻言拍手笑,斯人六经为骨为皮毛。

斯人捲取六经去,空将赝本传儿曹。

形式: 古风

题汪水云诗卷

江湖牢落叹蘧年,说着乾淳泪泫然。

折桂昔为天上客,餐松今作洞中仙。

南窗寄傲陶元亮,东海归来鲁仲连。

紫凤天吴颠倒褐,抱琴又泛楚江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道人爱山出天姿,自谓计黠人嫌痴。

独游名山看不足,每得胜处行为迟。

谁人能知物外赏,世上自有灵中奇。

一行作吏困汩没,便与好境相参差。

脱兔投林今适愿,穷猿得木吾何之。

芒鞋竹杖恣如往,烟蓑雨笠长相随。

青山愈好足力尽,此意未止驽骀疲。

路逢行人说大尹,正见谕蜀扬舲旗。

好贤招邀每虚席,问俗疾苦时褰帷。

才华落落清庙器,诗笔粲粲珊瑚枝。

胸吞楚泽八九尽,气压巫峡群山低。

大峰联娟争媚妩,苍壁徙倚供游嬉。

巴东巴峡古所重,作云作雨今胡为。

有情飞鸢送迎客,无数棹歌来去时。

昔日画图曾见者,何意忽此今逢兹。

迩来丰碑在人口,已与流水争东驰。

政用中和得大体,智出毫末非全施。

不与英声流上国,已有诗卷传江湄。

狼烽长閒士鼓腹,耕陇不见愁生眉。

都门髣髴记分袂,蜀道脩阻常支颐。

持谒见公敢论旧,抚髀顾我清无缁。

樽俎频开闲共话,歌讴聊与民同嘻。

忽然晨旦往东壁,但见山月来峨嵋。

行吟何独壮三峡,在处山林来乞诗。

形式: 古风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宝墨光分眄禁春,超然晏坐寂怡神。

力辞汉殿从游乐,乞得康庐自在身。

黄屋记曾参扈从,白衣犹忆指山人。

恐虚立马前宵梦,柱下无材忝世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