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坐闻世论日腾哗,倦客哀时信靡涯。
独对古人称后死,岂知亡国在官邪。
萧条徐泗君安往,惙怛东南各有家。
解说赠诗沉痛意,未甘长此托看花。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名为《答胡夔文赠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坐闻世论日腾哗"一句,表明诗人在静坐时听闻外界纷纷扰扰的议论声,这些声音象征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倦客哀时信靡涯"则描绘出诗人作为旅途中疲惫不堪的客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感到悲哀。
"独对古人称后死"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人物发出感慨。"岂知亡国在官邪"则是指出国家的灭亡往往与官员的腐败、昏庸有关。
"萧条徐泗君安往"一句,通过对古人行迹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惙怛东南各有家"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牵挂,他担忧着自己的家乡以及国人的安危。
"解说赠诗沉痛意"一句,揭示了诗中的赠诗不仅是文字游戏,更蕴含着作者沉重而痛苦的情感。"未甘长此托看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目前的处境感到不满,不愿意就这样长久地在困顿中观赏花朵,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寻求改变的心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忧虑,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不详
携僧缓步听溪声,课仆疏筠出翠屏。
泉石膏肓吾自许,馀生应不愧山灵。
红药青绫心已灰,且从开士宿招提。
半窗白月炉烟断,枫叶萧萧乌夜啼。
喜鹊寒鸦噪晚田,山前茅舍起炊烟。
小桥败叶风频扫,斜月平芜犊自眠。
身外无穷百不闻,算沙活计亦慵论。
斋馀闲倚蒲团瞑,只有溪声落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