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杂咏八首(其三)

红阑十二记西家,水榭风廊认已差。

燕子窥妆频入幕,鹦歌解语惯呼茶。

停桡是处迎桃叶,倚枕何人梦榜花。

祇为朱颜轻一笑,凉篷镇日弄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畔的一幅生动画面,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细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栏杆、水榭、风廊、燕子、鹦鹉、桃叶、榜花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的场景。

首先,“红阑十二记西家”,红栏杆环绕着西边的邻家,色彩鲜艳,给人以温暖而热烈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夏日阳光的照耀。接着,“水榭风廊认已差”,水榭与风廊相映成趣,虽未详述其具体位置,但通过“认已差”一词,可以想象出它们在布局上的巧妙搭配,以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

“燕子窥妆频入幕”,燕子频繁地飞入窗户,似乎对主人的装扮产生了好奇,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燕子的活泼与灵动。而“鹦歌解语惯呼茶”,鹦鹉不仅会模仿人类说话,还能准确地呼唤主人喝茶,形象地表现了鹦鹉的聪明伶俐和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停桡是处迎桃叶”,停船之处,迎接的是如同桃叶般轻盈美好的女子,这里运用了比喻,将女子比作桃叶,既表达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们的轻盈与优雅。最后,“倚枕何人梦榜花”,倚靠在枕头上的人,或许在梦中追寻着榜花,榜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追求的知识、荣誉或是某种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秦淮河畔的独特风情,以及人们在此地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诗中的细节描写细腻入微,情感表达含蓄而丰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之中。

收录诗词(156)

何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淮杂咏八首(其四)

花榜泥金署两楹,姑苏字样注分明。

能消六代英雄气,漫博三生薄倖名。

纨扇争题名士款,琼箫偷送美人声。

眼中自分因缘浅,卧听笙歌到五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秦淮杂咏八首(其五)

卖花人唱夜来香,各自凭阑斗晚妆。

何惜挥金徵北部,尽教窥玉倚东墙。

轻回响屧迎欢悄,私解明珰送别忙。

我有閒情消不得,斜风细雨耐秋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秦淮杂咏八首(其六)

绣户迎风彻夜开,柳枝无主绕章台。

朝添十斛青螺价,幕烬千条绛蜡灰。

蓬梗最怜人老去,桃花应笑我重来。

酒酣厌听红牙拍,铁板铜琶唱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秦淮杂咏八首(其七)

板桥何处媚香楼,零落桃花扇底秋。

月落更无圆缺相,水流不尽古今愁。

双鸾学舞羞明镜,五马思归典敝裘。

寄语乌衣诸弟子,漫随梁燕踏帘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