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机台

太虚生微云,机事日夕繁。

兼忘岂不佳,尚有忘者存。

稽首老庞翁,妙处布一言。

请观台上月,万古无昭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天空中诞生了淡淡的云彩,世间事务日夜繁忙。
完全忘记难道不是更好吗,但仍有未能忘怀的人存在。
向德高望重的老庞翁致敬,他用一句话揭示了玄妙之处。
请看那舞台上的明月,自古以来不分昼夜,永恒不变。

注释

太虚:天空。
生:产生。
微云:淡淡云彩。
机事:世事、事务。
日夕:早晚。
兼忘:同时忘记。
岂不:难道不。
尚:还。
忘者:未能忘怀的人。
稽首:古代敬礼,表示尊敬。
老庞翁:老庞,这里可能指代某位智慧长者。
妙处:玄妙之处。
布:揭示。
台上月:舞台上的月亮,也可能象征永恒。
昭:明亮。
昏:昏暗。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忘机台》,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何耕之手。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写了作者对于世事变化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太虚生微云,机事日夕繁。”这两句开篇描绘了一种天地间自然生成、万象更新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世间的是非成败,种种纷争,都是在不断变化中。这里的“机事”指的是世上的各种变故和忧虑,它们如同夜晚繁星一样,层出不穷。

“兼忘岂不佳,尚有忘者存。”作者提出一个哲理性的问题,如果一切都能忘记,那岂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现实中,总有人选择或能够去忘记。这里的“兼忘”意味着即使是痛苦和不快,也可以被时间磨灭,而“尚有忘者存”则表明在人世间,还有一些人能做到超脱尘世的忘我。

“稽首老庞翁,妙处布一言。”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向一位年迈的智者(老庞翁)行礼,请求他指点迷津。这里的“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和求教,而“妙处布一言”则是在请求这位长者分享他的高见。

最后,“请观台上月,万古无昭昏。”诗人邀请读者与他一起仰望忘机台上的明月,这轮月亮是超越时空的,是没有终结的。这里的“万古”意味着跨越了时间的界限,而“无昭昏”则强调了这种永恒不变的美好。

总体来说,何耕在这首诗中通过忘机台这一特定空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永恒的理想。他的笔触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抒发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7)

何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溪赋双流郭信可隐居

幽居定何如,颇恨未见之。

主人向我言,喜色融双眉。

修篁流翠阴,寒溪漾清漪。

领略非一状,幽妍发馀姿。

空濛雨亦佳,潋滟晴更奇。

岂惟二江独,意恐两蜀稀。

主人信妙士,得此固所宜。

天公閟好景,授受各有时。

岂无多田翁,偃蹇逝莫随。

素交怀老蒲,秀句纷珠玑。

安得招归来,为君赋清诗。

往者不可作,后生欲何为。

形式: 古风

和光亭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达人定汝笑,胸中太泾渭。

不妨声色海,径造佛祖地。

所以亦乐翁,花前时一醉。

形式: 古风

青羊宫

一再官锦城,咫尺望琳宫。

未始得得来,正望役役中。

今朝弄晴雨,策蹇随春风。

颇爱意象古,停骖小从容。

缥缈百尺台,突起凌半空。

凭栏俯修竹,决眦明孤鸿。

信哉神仙宅,不受尘垢蒙。

稽首五千言,众妙一以通。

静观万物复,岂假九转功。

区区立训诂,亦哂河上公。

痴人慕羽化,心外求鸿濛。

要附白鹤背,往访青羊踪。

形式: 古风

春日(其三)

门前无俗物,城上亦奇观。

花浪东流稳,云山西望寒。

身凌尘外远,目极意中宽。

最爱风标客,晴沙理青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