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紫岩潘庭坚四首(其四)

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

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

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

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富贵并不是值得羡慕的全部,贫穷低贱也不必感到羞耻。
张仪仅凭口才就能左右局势,周朴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我年轻时也曾学剑,但现在觉得一生已足够。
我知道你内心坚定,何不远离此处去远行探索呢?

注释

富贵:富裕和显赫的地位。
足羡:值得羡慕。
贫贱:贫穷和低微的出身。
不足羞:不必感到羞耻。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舌:口才。
周朴:历史人物,可能指代有勇气的人。
不惜头:不顾一切,不畏牺牲。
剑:古代兵器,象征武艺或志向。
万年休:一生已足够,意指不再追求世俗功名。
耿素抱:坚定的信念或高尚的情操。
曷不:何不,表示建议。
远行游:远游探索,寓意追求理想。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豪放情怀的诗作。开篇“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高远境界,主张不应对富贵感到羡慕,也不应对贫穷感到羞耻。这是古人理想中的修身养性之道,主张内心自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紧接着“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借历史人物张仪与周朴的事迹,来比喻出言谈举止的重要性。张仪以口才著称,而周朴则宁死不屈,这两句强调了为信仰和原则可以付出的代价。

“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则是诗人个人经历的反映,表达了早年习剑、勇猛果敢的一面,而“万年休”四字,则透露出一股超脱尘世、至高无上的气概。

最后,“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则是对友人的劝勉。诗人似乎在鼓励对方,要珍惜内心的纯净和坚守,不应被外界的纷扰所动,应该去追寻更高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其三)

无愁是云愁,无羞是雪羞。

我非云与雪,何以白我头。

日出雪自消,雨晴云亦休。

盛年轻弃掷,不及且娱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其二)

得君四律诗,何啻百木难。

我老非田光,何以酬燕丹。

俯挹流泉漱,仰把青天看。

绛阙遥相期,莫待琼花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其一)

我穿双不借,已办一莫难。

背剑嗟锈铗,腰瓢独金丹。

岁晏乃得子,劳作青眼看。

行矣各努力,岁月飒已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赠崧庵造墨

水铢胶法仙而黠,万杵玎珰肩欲脱。

龙尾磨开紫玉腴,鼠须点动青霓活。

油然作云升太清,沛然下雨惊四溟。

何当点开众生眼,大千世界常光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