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其二)

春风野外。卵色天如水。

鱼戏舞绡纹,似出听、新声北里。

追风骏足,千骑卷高冈,一箭过,万人呼,雁落寒空里。

天穿过了,此日名穿地。横石俯清波。

竞追随、新年乐事。

谁怜老子,使得暂遨游,争捧手,乍凭肩,夹道游人醉。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春风吹拂在野外,天空如清澈的蛋壳般明亮。
鱼儿在水面跳跃,像在舞动薄纱般的纹路,仿佛在倾听来自北方的新曲。
疾驰的骏马如同追风,千骑翻越高岗,一箭飞射,万人欢呼,大雁落在寒冷的天空中。
这一天,天空和大地都被穿透,名副其实。横跨山石,俯瞰清澈的波光。
人们竞相追逐新年欢乐,纷纷参与。
又有谁能理解我这老者,得以暂时畅游其中,大家争相簇拥,互相扶持,沿途游人陶醉其中。

注释

卵色:形容天空清澈如蛋壳的颜色。
新声北里:指新的音乐或消息从北方传来。
追风骏足:形容马匹奔跑迅速,如同追风。
万人呼:形容人群中的热烈欢呼。
天穿过了:形容天空开阔无阻。
横石:横跨在山石上的景象。
新年乐事:新年期间的欢乐活动。
老子: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自谦或自嘲之意。
遨游:自由自在地游玩。
夹道游人醉:形容沿途观看的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野外的生动画面。"春风野外",春天的微风吹过广阔的田野,天空如洗,清澈如卵色,宁静而美丽。"鱼戏舞绡纹",形象地写出鱼儿在水面跳跃,如同轻纱上的舞者,活泼可爱。"似出听、新声北里",暗示着远处传来悦耳的音乐,增添了诗意。

接着,词中描绘了壮观的场景:骏马疾驰,如同追风,骑士们翻越高岗,箭矢飞过,赢得万众欢呼,仿佛大雁般划破寒冷的天空。"天穿过了,此日名穿地",表达了这一天的非凡与重要,如同穿透天地一般。

词的下半部分转向了新春的欢乐气氛:"横石俯清波",人们在河边游玩,欣赏美景。"竞追随、新年乐事",众人争相参与,共享节日的快乐。"谁怜老子",词人自嘲,虽年老仍能暂时忘却忧虑,沉浸在这份欢乐之中。"争捧手,乍凭肩,夹道游人醉",描绘了游人们簇拥而行,欢声笑语,醉心于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欢乐,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天穿节.和朱刑掾二首(其一)

望云门外。油壁如流水。

空巷逐朱幡,步春风、香河七里。

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霭,度飞桥,影在清漪里。

秦头楚尾。千古风流地。

试问汉江边,有解佩、行云旧事。

主人是客,一笑强颁春,烧灯后,赏花前,遥忆年年醉。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题灵山广禅院

灵山法会何曾散。此地神光满。丁公潭下百雷霆。

疑是银河挽下、一齐倾。高桥飞观连云起。

槛外惊湍水。大矶才过小矶来。

应有天孙灵驭、月中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

一轮丹桂窅窊树。光景疑非暮。天公著意在兹时。

扫尽微云点缀、展清池。樽前金奏无晨露。

只有君房语。骊驹客莫赋归诗。

东道留连应赋、不庸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自兰陵归,冬夜饮严州酒作

严陵滩畔香醪好。遮莫东方晓。春风盎盎入寒肌。

人道霜浓腊月、我还疑。红炉火热香围坐。

梅蕊迎春破。一声清唱解人颐。

人道牢愁千斛、我谁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