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赋附歌(其一)

茫茫大块兮奫沦逶迤,生我至德兮其心孔殷,茫茫兮孰知其施?

道之虚,维吾之庐。阛之隘,维吾之宾矣。

道之谧,维吾之室。阛之嚣,维吾之党矣!

杳乎徐乎,辽乎冥乎,维吾之娱矣!

刚龙之蟠长云兮夭矫蜿蜒,修鳞之喜横海兮纷潾漩沿,游神于六合之外兮希夷自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大隐赋附歌(其一)》由唐代诗人皇甫松所作,它以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理想图景。

诗中首先描绘了宇宙的广阔与深远,“茫茫大块兮奫沦逶迤”,展现出一种浩渺无垠的景象。接着,“生我至德兮其心孔殷”表达了对道德至高境界的追求,以及内心深处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茫茫兮孰知其施?”的疑问,引出对宇宙之道的探索与思考。

“道之虚,维吾之庐;阛之隘,维吾之宾矣;道之谧,维吾之室;阛之嚣,维吾之党矣!”这一段将抽象的道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在道的引领下,生活中的各种状态和情境。无论是宁静还是喧嚣,都是道的一部分,是自我与外界和谐共处的表现。

接下来,“杳乎徐乎,辽乎冥乎,维吾之娱矣!”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与自由的主题,表达了在深邃与辽阔中寻得乐趣与安宁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龙蟠长云、鳞喜横海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游神于六合之外兮希夷自然”点明了诗的主题——追求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诗人借由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与探索。

整首诗以深沉的哲思、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诗意的隐逸世界,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

收录诗词(28)

皇甫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檀栾子。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 字:子奇
  • 籍贯: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

相关古诗词

大隐赋附歌(其二)

曾澜起兮风自飘,云溶溶兮连泬沉寥。

微风息兮波以平,云霏霏兮开杳冥。

重岩邈兮修已远,洄潭渺兮深复浅。

羽馀觞兮空馀罍,玉颜酡兮山已颓。

羲皇何以不复回,捐形弃世兮如我何哉。

金踊跃兮求莫耶,为不祥兮将奈何!

形式: 古风

大隐赋附歌(其三)

大道由由而熙熙,吾莫知施谁宗,栾子吾其嗣之。

至化荡荡而一一,吾莫知专谁师,栾子吾其与焉。

形式: 古风

绝句寄步非烟

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

不随萧史去,拟学阿兰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赋诗以谢步非烟

珍重佳人赠好音,彩笺芳翰两情深。

薄于蝉翼难供恨,密似蝇头未写心。

疑是落花迷碧洞,只思轻雨洒幽襟。

百回消息千回梦,裁作长谣寄绿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