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柘溪得西字

晴雨春无定,东风忽转西。

地肥桑眼大,天暖麦须齐。

食顿寻幽所,舟行畏恶溪。

野禽如避客,飞上半山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东风突然转向西方。
土地肥沃,桑叶长得茂盛,天气温暖,麦苗整齐生长。
每餐都寻找幽静的地方,乘船出行却害怕湍急的溪流。
野外的鸟儿似乎在躲避行人,飞到半山腰上啼叫。

注释

晴雨:形容天气变化。
无定:不定,变化无常。
东风:春风。
忽转:突然转变方向。
地肥:土壤肥沃。
桑眼:桑叶。
大:茂盛。
麦须:麦苗。
食顿:每餐。
寻幽所:寻找幽静的地方。
畏:害怕。
恶溪:湍急的溪流。
野禽:野外的鸟儿。
避客:躲避行人。
半山:半山腰。
啼:啼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晴雨春无定,东风忽转西"表现了春天气候多变的特点,既有晴朗的天气,也有突来的细雨,东风与西风交替,充满着春意。"地肥桑眼大,天暖麦须齐"则写出了春季植物繁荣的情景,桑树长势良好,麦子成熟均匀,这些都是农事的美好景象。

在这些自然美景中,诗人却带有一丝忧虑和逃避的心情。"食顿寻幽所,舟行畏恶溪"表明诗人在吃饭时便寻找隐蔽之地,以避开可能的不快之事;而乘船航行,也是因为害怕那些险恶的溪流。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外界变化的担忧。

最后,"野禽如避客,飞上半山啼"描绘了一幅野生鸟类似乎也在躲避来访者的情景,它们飞到半山腰发出鸣叫,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逃避心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美好而又复杂的情感,以及他内心的不安与逃避。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富阳

是非终有定,世路苦多屯。

山色难留客,江湖亦送人。

牛羊寒日晚,桑柘一阳新。

早悟深矰缴,山中合隐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问鼠

只影投荒阅两秋,汝曹何苦侮畸囚。

诗书尽啮从谁愬,冠履俱伤重我羞。

相国溷人宁处垢,永州某氏未轻投。

翻盆搅瓮何时了,肯事张汤法吏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冷泉亭

两峰相对立,佛屋住中央。

有水地偏洁,无风心自凉。

林虚猿应谷,人定月归廊。

造物馀清供,山栀一树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别修门

晓发别修门,湖山雾气昏。

百年培正脉,今日罪忠言。

死节关宗社,生还赖圣恩。

问天天不语,愿及见亲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